池州推进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自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环保部等11部委(局)命名池州市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以来,池州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契机,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提升生态保障能力,着力构建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构建了生态创建长效机制。2012年4月,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明确把创建国家生态市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池州发展的重要载体,成立了创建国家生态市指挥部,编制了《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池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了生态市建设考评体系,突出以生态规划为引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环境基础设施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层层推进。
形成了生态创建并进氛围。组建“创建省级生态市办公室”,研究出台了《池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2015年度实施计划》等文件,召开了创建生态市建设指标技术培训会,进一步规范各成员单位创建资料编制工作。将创建生态市建设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创建成员单位,协调督促各创建成员单位落实省级生态市相关建设指标支撑材料。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落实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生态工业建设项目、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生态服务业建设工程项目、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建设与保育建设项目、生态市规划保障能力建设项目十三大建设领域、358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305项目,占项目总数的85%。建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31个。
保障了生态创建推进力度。一是池州市把创建工作为政府日常工作的重要抓手,狠抓考核落实,将环保一票否决权落到实处。 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推动工程减排,促进结构减排,实施管理减排。目前池州市三县一区均投入运行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重点企业九华发电公司、贵航特钢有限公司和池州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均建成投运了脱硫脱销工程。造纸、印染等重点企业均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二是加强督查调度,通过月调度、重点工作督查督办等形式加强建工作的调度,确保生态市创建考核指标的达标。通过调度,进一步明确和落实责任。已经完成建设指标和整改任务的指标得到进一步提升,未完成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按照时限完成任务,有效推进创建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