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

06.03.2015  12:02
汪洋与记者握手。

   谈治淮恢复生态环境是前提

  今年全国两会上,安徽代表团拟提交建议,把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的淮河生态经济带涉及苏鲁皖豫鄂五省,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亿人,通过规划的实施,淮河将成为中国第三条黄金水道。

  在和与会代表交流的过程中,汪洋表示对淮河很有感情。“恢复淮河流域的生态,确确实实说是安徽的‘心头大患’,这既是大事也是难事。”汪洋表示,沿淮经济带的建设要以恢复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为前提。

  “保护生态是底线,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让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更大的影响。”汪洋说,只有以恢复淮河流域生态为前提发展经济,才能造福子孙后代。“有些地方在改革开放初期因各种原因没有破坏生态,现在就是靠生态吃饭了,我们只有把生态保护好,子孙后代才能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发展经济。”

   谈农业一家一户难适应市场

  “我是分管农业工作的,刚刚大家的发言集中反映了农业农村问题,这也在情理之中。”汪洋说,“三农”工作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已经连续发了十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我们市场粮食价格是稳定的,国家通过各种补贴政策使农民的收益有保证,让农民心里有底气。”

  汪洋用“天花板到顶,地板在抬升”来比喻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汪洋说,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价格进口到岸价比国内价格要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农业发展转型中面临的问题该如何破解?汪洋认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解决农业发展系列问题的唯一出路。“争取尽快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汪洋说,“大包干”时期的农业生产解决的是温饱问题,现在的农业生产主是要面向市场,讲究成本和收益。如果没有适度规模化的经营,“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难以适应市场。

   谈发展规模化不是越大越好

  “我们要正确理解‘适度’的概念,这并不意味着规模越大越好。”汪洋说,在不同的地区“适度”的规模是不同的,比如在东北可能是几千亩地,淮北可能是几百亩,皖南可能是几十亩。此外,不同的作物也有不同的规模。

  汪洋还提出,土地流转是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方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是一定要搞土地流转,现在有人搞股份合作,一起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入股,这种方式农民有更大的话语权。”

  “农业生产面对市场的最基本原则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这样才会有人务农、种粮、养牛。”汪洋说,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要依靠科学技术,适度规模化经营要比“一家一户”的传统模式更能体现规模效益,通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他还表示,通过适度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经营主体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对提高农产品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我最大的担心就是,现在什么词时髦就加什么词,最终还是走传统的老路。”——汪洋谈治淮

  “现在控制进口,很多人到德国、美国、香港去抢购奶粉,造成‘奶粉荒’,这家挺难当。”——汪洋谈奶粉

   与记者互送祝福

  昨天,北京气温回升。下午2点50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到安徽代表团住地,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大家好,元宵节好啊!”一迈进会场,汪洋便热情地和大家打起招呼:“今天是正月十五,按照咱们老家的规矩还没出年,借这个机会,我给与会代表和家乡的父老乡亲拜个晚年。”

  发言前,汪洋先给大伙送上了祝福:“过年嘛,要说点吉利话,那我就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也祝咱们安徽能够攻坚克难,今年再上新的台阶。”

  会议结束时,汪洋热情地和每一位代表握手,看到熟悉的面孔,不忘拉拉家常。

  就在汪洋快走出会场时,本报记者大声表明身份,并喊了一句:“祝您元宵节快乐!”

  汪洋停下脚步,转身冲着记者挥挥手,微笑着说:“好的,谢谢!彼此彼此!”说完,主动和本报记者握了握手。

  “希望您再给投稿。”记者笑着对汪洋说。汪洋微笑着点点头,快步离开会场。

   用家乡话问农村路

  “我就是安徽团的一名代表,来到这就像回到安徽一样。”昨天,汪洋言语中透露出对安徽的思念。

  全国人大代表彭伟平在发言时说,农村虽然建设了“村村通”工程,但道路仍然不够宽,现在农民生活条件好了,过年开小汽车回家,村里的路就显得窄了。

  “今年春节你们庄子上也堵车?”汪洋接过话茬,突然用家乡话问了起来。虽然离开家乡多年,汪洋的“乡音”仍然很纯正,会场的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村里的路有多宽?什么路面?”汪洋紧接着又问道。

  “三米五宽,是水泥路面。”彭伟平说。

  汪洋闻言在本子上记了下来。

  亲切的“乡音”让彭伟平很是激动,发言的最后,她邀请汪洋有空回家乡看一看。

  “好,感谢你的邀请,我欣然接受!”汪洋爽快地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