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在我校研讨语用学研究

28.10.2015  10:43
 

本网讯 (新闻中心通讯员 卜兴华)10月24日至25日,第十四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研究分会年会在我校举行。副校长虞宝桃、中国逻辑学会会长邹崇理、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陈新仁、我校外语学院院长朱跃出席大会,外语学院副院长詹全旺主持开幕式。

 



第十四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研究分会年会在我校举行

 

在大会发言阶段,英国剑桥大学Kasia Jaszczolt教授首先作题为“缺省语义学及语用组合”的报告。介绍了该理论的最新发展,重点讨论了两个应用领域,即对话中的时间指代、第一人称指代的表述与跨语言视角下的“自我认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何自然教授的报告《界面语用学的模糊集合举隅》中,列举了界面语用学中几个典型的模糊集合,并对其加以分析,以期加深大家对界面语用学的认识。

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张绍杰以“级差含义:基于索绪尔系统思想的解释”为题发言,指出级差含义是基于语言规约系统产生的默认意义,听话者依靠规约推理无意识地、自动地推导级差含义。

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作题为“身份理论视角下的词汇语用学研究”的报告,说明该研究旨在为词汇语用学研究引入全新的理论工具,进一步推动其深入发展。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Daniel Kadar教授作题为“礼貌的元语用理论:致力于建构(不)礼貌的宏观模型”的报告。他指出了建构(不)礼貌宏观模型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河南大学张克定教授围绕“祈使性条件构成的言者意图及其动因”进行分析,指出祈使性条件构式包括祈使分句和陈述分句,可以体现出禁止性、诱使性和提示性三种言者意图。

华东师范大学何刚教授以“文化文本构建中的社会文化界面”为题,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

西南大学文旭教授以“语用学及构式语法:语法建构的语用学方面”为题,呼吁大家关注语用学的构式语法研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任伟教授作题为“外语环境下的语用发展”的报告,回顾了二语语用学现有文献,关注外语环境下学习者的二语语用发展的长期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许家金教授以“语料库语用学的名与实”为题,指出借助语料库开展语用学研究已成为常态,而语料库的引入应充分结合语用学自身理论视角,才能真正产生合璧效果。

北京大学胡旭辉博士作题为“从句法、语用界面看英语存在结构”的报告,列举英语存在句的信息结构,探究句法基础。

日本松山大学Susumu Kubo教授作题为“虚假与假装:基于调节理论的解释”的特邀报告。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语义语用界面研究、词汇语用界面研究、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等15个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在高层论坛上,陈新仁对国际语用学大会发言作了简单介绍,张绍杰分析了语用学研究的前沿性和传统话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陈海庆谈到自己参加国际语用学大会的感受。张绍杰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研究分会主办,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承办,来自国内外逾3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