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老总对“反腐提问”要敢于表明立场
讳疾忌医,反腐问题连谈都“不愿”“不敢”,这不是直面问题、勇于担责的表现,也不利于国企反腐推向深入
“太敏感了,我不愿意谈。”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会场,提到“国企反腐”话题,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央企老总的脸上流露出为难的神色,嘴巴闭了起来。另一位不愿多谈的央企副总,还是该公司的纪委书记。(3月7日《中国青年报》)
反腐没有例外,国企必须覆盖。由于家大业大、利益丰厚,当前一些国企已成为个别贪腐分子攫取财富的“肥肉”。2014年中央巡视组的巡视反馈表明,一些国企的腐败问题已成恶疾,化公为私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者有之,损公肥私向亲友大搞利益输送者有之,吃里爬外、权钱交易者有之,这些都亟须猛药去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今年首轮中央巡视工作全面展开,中央巡视组已进驻26家央企。
真正释放国企活力,就必须净化“企业生态”,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现象。这是中央的决心,也是民众的期待。中央的反腐决心,推动着国企反腐走向深入。因而,在两会内外,国企反腐都不应是“敏感”、不可言说的禁区。相反,国企负责人应该正视舆论呼声,在两会的平台上主动表明态度、分析问题。“太敏感了,我不愿意谈”的应付推脱态度,恐怕不是公众所期待的。尽管“不愿谈”目前看只是个别,但苗头值得关注。
“不愿意谈”的背后,或有一种“不敢谈”的怯意。国企反腐,就是要割除企业机体上的“烂肉”,拔掉管理层中的“烂树”,为企业刮骨疗毒。除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外科手术”,国企自身也必须对内部特殊群体动刀。如果讳疾忌医,反腐问题连谈都“不愿”“不敢”,这不是直面问题、勇于担责的表现,也让公众进一步怀疑国企腐败“水太深”。
国企的腐败“脓包”,绝非一天形成。此前的巡视表明,党纪国法观念淡漠、主体责任不落实,是产生国企腐败的总病根。国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反腐倡廉负有主体责任。落实主体责任,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如果对“反腐提问”都缄口不语,与中央对国企反腐的要求相差岂止以道里计?
在今年两会上,多个省份的主要领导同志在谈及本地区的腐败问题时,都以直面问题的严肃态度回应舆论,没有绕弯子,以“太敏感”搪塞敷衍。今年被称为“国企反腐年”,我们期待,一些抱有“太敏感”想法的国企负责人要敢于鲜明表态、正视问题,按照中央要求,肃清国企歪风邪气,培育风清气正的“企业生态”,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责编:牛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