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四大园区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为示范区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
安徽广播网9月11日消息(安徽台记者:雷明剑) 今年以来,皖江示范区统筹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各项工作,江北、江南集中区、苏滁产业园和郑蒲港新区四大园区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为示范区科学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9月初,记者在江北集中区金山港码头看到,这个总投资6.1亿元的公用码头项目1#2#泊位已投入运营,其余两个泊位仍在建设,未来这个码头将建成4个3000吨泊位,并具备停靠万吨货船的能力。
金山港储运公司副总经理张德胜:“项目为集中区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产成品将通过我们码头运向长三角和国际市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上半年,四大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55.3亿元。
硬环境夯实了,软环境也要跟得上。为提高政府服务效率,郑蒲港新区先行先试效能点评制度,给每天待办事项设置红、黄、蓝三色警示灯,其中亮红灯代表未按时完成,需追究主管部门责任。
郑蒲港新区为民服务代办员袁婉婷:“红黄蓝灯起到很好的警示和督促作用,使心中警钟长鸣,也提高了我们的办事效率。”
融资事关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为此,四大园区广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上半年,江南集中区15亿元企业债发行,苏滁产业园10亿元股权融资项目落地……融资手段不断创新。
环境、区位、产业、政策等多重优势叠加,深圳宝能决定投资230亿元在江北建设产业园、物流基地、酒店、写字楼等一揽子项目。
芜湖市宝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恩琦:“我们落户江北首先是芜湖这个城市有发展潜力,服务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上半年,四大园区共引进项目84个,协议总投资586.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8.7亿元,引进项目聚焦在主导产业和附加值更高、无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真正实现了招商选资。
江南集中区管委会主任张权发:“求发展是迫切的,但我们一定要守住环保的底线。坚持引进这些产业,就是要绿色发展。”
速度、质量、效率实现“三提升”,江北产业集中区、江南产业集中区、苏滁现代产业园和郑蒲港新区四大园区建设开局良好,为皖江示范区科学发展增添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