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露露)5月30日上午,怀远县大河湾小麦全面开镰。在种粮大户董峰的万亩土地流转示范片内,各种农业机械来回穿梭。
收割、打捆、捡包、转运、深翻……联合收割机刚刚收获后的一大片麦田里,一台在拖拉机牵引下的秸秆打捆机张开巨大的“嘴巴”,将田里的麦秸都吸进机器里,不一会就吐出一个直径约1.3米、高1.5米的圆柱体麦秸捆。接下来的几天,董峰的麦田都将采用这样一体化作业方式。和上海能源科技公司合作,秸秆全部运往五河、固镇、寿县的电厂,或者用于制作饲料添加剂,解决秸秆出路。“这是一款从美国进口的秸秆打捆机,价格在七十多万元,作用很大。”在现场忙着调度机械的上海新必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伟辉告诉记者,每台秸秆打捆机在搂草机的配合下,两分钟左右可以把一亩农作物的秸秆捡拾,打包成捆,这个相当于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作量。
“我们的市场不断扩大,回收秸秆,这两年生意也越来越好。无论是农民焚烧秸秆的无奈,还是秸秆利用企业的窘境,问题都出在缺乏高效的秸秆捡拾、打捆、转运等机械化、规模化实施方案。”沈伟辉在采访中告诉记者,除了和董峰合作以外,今年他们还承担着常坟镇其他5万亩麦田的秸秆回收工作。“我们从美国、德国引进先进的秸秆打捆及配套设备,目前涉及的主要作业环节有割秆、摊晒、搂草、捡拾打捆、转运。就秸秆收集速度而言,设备的作业速度远超联合收割机。”
斤粮斤草,这几年,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社会关注度的上升,每年夏秋两季,大量的秸秆成为各级政府头疼的问题。在和沈伟辉的交谈中,采访一度因为电话中断。他抱歉地说:“没办法,最近生意太忙,过去是我们求着政府和种粮大户做生意,如今,各级政府和大户们主动和我们联系,要求合作。今年公司50多台秸秆打捆机早在一个月之前就被预定一空。”
为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今年除省市两级补贴外,怀远县财政拿出800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并以村为单位与作业机手签订控茬协议,要求做到不控茬、不下田。所有在怀远的作业机械必须加装粉碎装置和打捆设备,没有粉碎装置不允许收割。县里还动员大户集中收购秸秆,给予每吨约50元的补贴。
信息来源:《蚌埠新闻网》2014年06月03日
“回收秸秆,这两年生意越来越好”《蚌埠新闻网》 -
合肥18:22 04.06.2014 农业机械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