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四成人称自己或亲朋遭受过家暴
《反家暴法》已经实施1个多月时间,调查问卷显示,有56人对该法“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对该法的了解仅局限于这四个字而已,占总人数的44%,认为该法对制止、约束家暴行为“起到一定作用”的,只有36人,仅占28%。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4月13日,在合肥一工地务工的安庆岳西人杨明(化名)求助记者,称妻子张女士4月6日离奇失踪,民警和自己都未找到人,9岁的儿子天天哭着找妈妈。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张女士的失踪或另有隐情。其弟张先生称姐姐曾遭受过家庭暴力,且这两年越来越严重。杨明虽否认有家暴行为,但承认两人“曾打过架”。据悉,《反家暴法》已实施1个多月时间,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有44%的人“自己或亲朋遭受过家暴”,其中半数遭受的是“肉体暴力”。
[事件]姐姐失踪弟弟称姐夫家暴
杨明和妻子张女士租住在省城丝绸新村,他平时在工地干活,张女士在家照顾孩子。杨明,4月6日7点多,张女士送孩子去上学,杨明在家睡到10点多,却没见妻子回家。此后他和警方四处寻找未果。
排除了张女士有精神疾病的可能后,记者询问杨明与妻子的感情生活。他称“反正一直都在一起过,从没分开过。以前顶多吵架后去儿子同学家住一晚。”随后,记者联系上远在江苏徐州的张女士弟弟张先生。他也很担心姐姐的安全,但表示找不到人。对话中,张先生对姐夫杨明的“担心”态度不以为然,称“反正我不管他的事。”经过追问,他说,早在几年前姐姐就曾跟他说起,遭到了杨明的家暴,“最近两年这种情况可能越来越严重。”对此,杨明回复称,“前几年有过打架,去年到现在没有。”截至目前,张女士仍是踪迹全无。
[观点]不能简单地道德化看家暴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曾调研过家暴现象,他表示,家暴中的受害人,平均遭受约20次家暴后,才会想到向社会各界求助,“而长期以来,民警、妇联、社居委工作同志,都会因‘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一固有观念,在插手干预上畏首畏尾,对这种‘家庭矛盾’往往是一劝了之,无法实际解决问题。”王云飞认为,“长期以来,家暴被道德化看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对家暴行为进行干预的进程。家暴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工作涉及面广,因此很多部门在出面管理时,陷入一种越殂代疱的身份尴尬。”王云飞认为,反家暴法的颁行能解决反家暴在立法上的空白。“但想取得预期法律效果,还得多方联动。”形成预防为主、事中干预、事后惩处的机制,体现法律震慑力。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齐美义 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