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闯新路】创新安徽跑出“加速度”
4月的江淮大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在这个美好的时节,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牵手“京沪干线”,在与维也纳实现洲际量子通信的基础上,正加紧与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合作;“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正努力朝着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迈进;世界0.12毫米最薄浮法电子触控玻璃新鲜“出炉”,正在智慧城市、信息产业、国防科技等领域“大显身手”……
三年来,安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全方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动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了强劲动力。去年,我省加快建设“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一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刻上“安徽烙印”,13项科技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引领经济总量站上3万亿元台阶。
聚焦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
“中国人可以做出自己的芯片,‘魂芯一号’‘魂芯二号A’的陆续推出,充分验证了国产处理器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魂芯二号A”总设计师洪一表示。中国电科38所推出的“魂芯二号A”芯片实现了中国“芯”、民族“魂”,一枚仅比一元硬币稍大一点的芯片,却拥有每秒千亿次浮点运算的强大功能,让各类装备的“智慧大脑”如虎添翼,给中国芯片产业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春消息”。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三年来,我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形成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十九大报告“点赞”的“天宫”“悟空”“墨子”等“国之重器”,无不闪耀着安徽创新的力量。
“今年1月至4月,我校在CNS正刊上已发表5篇论文,另外有2篇论文已被正式接收,还有几篇在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骄傲地说。包信和所说的CNS,是代表国际最高水平的《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三大顶级刊物。在5篇已发论文中,既有量子科技、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又有催化系统、天体物理等领域的重要进展。 “墨子号”飞向太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的成果,连续两年被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点赞”。
三年来,我省放百年眼光、举全省之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争创国家实验室,加快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加快建设滨湖科学城,着力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墨子号”首次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人造太阳”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合肥光源”攻克恒流运行关键技术,“稳态强磁场”在实空间首次观测到磁浮子,三年28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拔寨”,让创新安徽跃上新高度。
聚焦新兴产业加速培育“新动能”
“去年7月,李克强总理亲自掏腰包购买讯飞翻译机,送给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这充分说明李克强总理对科大讯飞产品的信任。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讯飞翻译机支持中文与全球50种语言即时互译,去年讯飞翻译机销售超过30万台。
人工智能是我省正在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8年,科大讯飞全年营收79.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41%。在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的持续发力下,中国声谷去年入园企业达430家,实现产值650亿元,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
在被誉为创新高地的省会合肥,一批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正在释放澎湃动力。新型显示、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在全国确立先发优势;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4个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平板显示、智能语音、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大讯飞入选全国首批四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京东方10.5代液晶显示、康宁玻璃基板、晶合12英寸晶圆、长鑫存储器晶圆等项目,正形成新的千亿元级产业链。
一枝独秀不是春。去年,芜湖以埃夫特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逆势上扬,战新基地全年预计实现产值112亿元。 0.12毫米,世界最薄浮法电子触控玻璃! 2018年4月,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0.12毫米超薄玻璃成功下线,刷新了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世界最薄玻璃纪录。2018年,我省申请发明专利108782件,同比增长16.3%,居全国第5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3.9%和16.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9.4%。
聚焦改革创新走活发展“一盘棋”
4月19日,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三省一市的知识产权部门在南京签署《长三角地区共同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合作意向书》,在建立保护协作机制、建设服务体系、推动海外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一致合作意见。
“悟空”飞天、“墨子”传信、“京沪干线”开通……这一项项“国之重器”的诞生,显示着长三角协同创新的力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带来了重大机遇。近年来,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围绕合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协同构建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实践区、共建长三角技术转移体系、聚焦共同关注领域开展攻关、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为探索区域创新协作“长三角模式”作出了安徽贡献。
下好创新“先手棋”,制度创新是根本保障。三年来,我省坚持以改革为创新开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截至目前,安徽“全创改”76项改革任务已完成72项,“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等11项改革举措,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推广的“全创改”经验;“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管理改革”等13个典型案例,入选国家“全创改”百佳案例,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各类主体创新创造的激情与活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三年来,我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建设合肥国际人才城、海外人才工作站,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辟“绿色通道”,“江淮英才计划”、科学中心人才“10条”等人才政策,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落户安徽。去年,安徽人才总量达800多万人,其中研发人员22.8万、皖籍院士124人、柔性引进院士295人。随着天下英才汇聚江淮,人才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 编辑: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