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品牌安徽行”特稿报道:《安徽合力从“小不点”到世界十强》

08.07.2015  18:40

  “我刚进公司那会儿,全公司年产叉车两三千台,后来慢慢发展到一个月两三千台,再到一个月生产一万多台。”对于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合力)的成长,1993年就入职的刘诗宏每个细节都看在眼里。

产量的增长固然值得欣喜,但更让刘诗宏这位老员工自豪的是,合力品牌的成长:主要经济指标连续24年保持全国行业第一,世界工业车辆前十;带队参加世界工业车辆联盟会议,参与国际行业规则制定…… “虽然步履维艰,但仍要不断向前,奋勇争先。”分管品牌建设的副总经理都云飞对于“合力”品牌从国内走向国际感慨良多:“要建设民族企业的品牌,需要依靠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更要依靠的是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大。”   国内行业“领头羊” “当时刚来到合力的时候,只知道这是一家省属国企。”1993年,22岁的刘诗宏从部队转业到合力,当上了一名普通工人。“一开始没有多想,只是好好干活。”刘诗宏说,在合力工作的时间越长,对它的感情越深。 作为1958年就成立的安徽国企,合力最初的名字叫“合肥矿机厂新厂”,主营起重机械和矿山冶金机械。1963年开始试制和小批量生产一些叉车,直到1983年,叉车才成为这家国企的主营方向。8年后的1991年,合力夺得国产叉车行业桂冠,从此屹立国内第一。 虽然已经是国内叉车行业第一,但当时合力的生产能力仍然不高。“当时全公司年产叉车3000台。”刘诗宏称,如今看来,这样的产能可以说太小了。 除了产能较小之外,创新也是制约合力发展的原因之一。据介绍,一直到2002年,合力的主导产品α系列都属经济型产品,缺少高端系列。研发水平也还处在引进、消化、吸收阶段,10吨以上重装叉车尚未涉及,电动叉车尚未成熟。 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工业车辆巨头纷纷抢摊中国市场,世界工业车辆前十强品牌有八家在中国建立制造基地,其它品牌也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个别公司甚至公开说要‘打败合力’”,回忆起往事都云飞感慨万分,“虽然在国内市场我们是老大,但是在国际市场上,我们可以说是‘小不点’。” 如何提升“合力”品牌的影响力?如何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民族工业如何走向世界?都成为合力人亟待破解的课题。   跻身世界十强 “要想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唯一途径就是把自己打造成国际一流品牌,才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是合力人经过深思熟虑后,下定的决心。 而下定这样的决心并不容易。“其实,当时也有国际知名品牌找到我们,说是让我们只管生产,做贴牌代工厂。”一方面是安安稳稳的生产,另一方面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而这需要投入研发、创新营销,步履维艰。 但最终合力选择了后者。“我们具有厚重的积淀。”都云飞称,从1991年到2002年,合力稳居行业“冠军”12年,几十年的积累,合力在中国工业车辆领域夯实了较为扎实的功底,在经营中树立了产品及企业信誉,具备了飞跃性发展的基础。 此后十余年间,合力通过制定实施品牌战略与规划、坚持自主创新,提升品牌科技含量、坚持自主制造,实现质量提升与规模扩张、坚持自主营销,建立营销服务网络,逐步让合力走向世界。 如今,合力盈利额、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内建立多个生产基地、在海外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且还从2006年进入世界工业车辆制造业前十,2011年排名世界同行业第八位。 合力现已成为国际工业车辆领域产品线最宽的企业之一,主导产品18个吨位级、512类、1700多种型号全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如今,合力已经成为国际叉车行业重要品牌之一。但对于刘诗宏来说,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从2009年开始,合力作为中国工业车辆行业的代表,每年参加世界工业车辆联盟会议,和世界一流品牌共同研究行业规律,参与行业规则制定,维护行业权益,促进行业发展。 “世界工业车辆联盟会议作为世界工业车辆行业规则制定者,以前外国人说什么标准就是什么标准。”都云飞介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工业车辆协会都不被接纳。直至,2007年,中国工业车辆协会才参与世界工业车辆联盟会议。 “随着合力以及国内叉车行业的发展,在世界工业车辆联盟中,中国叉车行业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被重视。” 除此之外,合力还制定国内标准,引领行业进步。据了解,目前合力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3项;目前国产品牌100多家,几乎都遵循合力技术路线。合力工业车辆零部件不仅提高了全行业质量技术水平,而且已成为行业主流高端配件,大量为世界一流品牌配套。   网址链接: http://ah.people.com.cn/n/2015/0708/c358266-25502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