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创新形式和载体 促进干群联系多元化常态化
设立党代表工作室、通过政务微博倾听民意诉求、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我省以形式创新、载体创新,促进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更加多元化、常态化。
开辟新阵地
“群众需要什么,‘说事室’就说什么。 ”淮北市开设“说事室”,为群众排忧解难。初冬季节,记者来到位于东山街道周庄社区的金桥小区时,正逢住户到社区“说事室”反映居民楼下水道堵塞一事,社区干部迅速协调有关方面找到问题所在,及时加以解决。
据淮北市委组织部介绍,一年来,淮北市通过“说事室”接待群众2万多人次,化解矛盾纠纷650多件,办好事实事930多件。
淮北全市有300多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里,都有间安静温馨的“说事室”。生产经营中的难事、影响和谐稳定的杂事、生活服务的实事……群众遇到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到“说事室”中反映。相山区郭王村村干部徐钦玉,在“说事室”讲授食用菌种植技术、管养知识,几乎每天都有人上门讨教。
大多数地方的党代会5年开一次,党代表履职渠道相对较少。我省积极拓展党代表履职阵地,设立“党代表工作室”,更好地发挥党代表“传党情、听民意”作用。
在宿州市,市、县(区)工委、开发区、乡镇和有条件的村(社区)设立党代表工作室155个,接待基层党员群众30397人次。滁州市建立党代表“双联双提双参与”制度,全市有2600多名党代表深入基层一线,收集意见建议700多条,解决、反映问题400多个。寿县窑口乡北集村村民高纪兵种地缺少资金,六安市党代表柏发伟不仅帮他解决1万多元贷款,还把自家旋耕机、拖拉机开过去,帮他种上30多亩地。
变“会上党代表”为“天天党代表”,让乡村干部在“说事室”轮流值班帮群众解难题……一系列制度探索,不仅创新了群众工作载体,也使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更加规范化、常态化。
“希望这些制度能长期坚持下去,让我们有事情就会想到党员、有问题就能找到党员帮忙解决。 ”采访中,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村村民刘正德表示。
用好新方式
——党员志愿者上门服务,从身边小事做起
“余爷爷,我们来看您了。 ”潜山县塔畈乡体元村独居老人余本华,隔三差五总能听到这样的敲门声,这是乡村党员志愿者上门为余爷爷服务。天气冷了,党员志愿者们为老人洗衣洗被、整修门窗、检查身体,记者来到这个村走访时,余爷爷感动地对记者说:“好人多啊,谢谢他们了! ”
塔畈乡每位像余本华这样的独居老人,都有党员志愿者上门服务。 “我们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探望困难老人,帮助排解寂寞、料理生活。”塔畈乡党委书记吴功新介绍。
服务群众,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江淮大地上,活跃着众多不辞辛劳的党员志愿者。投身社区公益活动、帮邻里排忧解难,成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方式。
蚌埠市出台意见,对全市在职党员干部实行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双重”管理。 “事情不大,可没有他们,还真不知道该咋办! ”日前,龙子湖区治淮街道延安一村一号楼一单元电路出现打火故障,居民潘先生拨通社区维修服务岗的热线电话。很快,维修服务岗中懂技术、会修理的几名党员志愿者赶到,及时消除故障。
在阜阳市,“党员进社区”活动吸引上万名在职党员积极参与,仅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就认领社区服务岗位761个,帮扶困难户752个,开展公益活动581次,为群众办实事898件。
党员进社区,在“八小时”外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做法受到普遍欢迎。 “不同的党员志愿者有不同的特长,要是能把大家的特长都分类公布,我们遇到事情该找谁帮忙就更有谱了。 ”采访中,有群众建议结合党员自身特长和技能分类设岗,进一步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率。
探索新路径
——利用“网络”等传播手段,丰富民意诉求渠道
位于安庆市区西侧的海口镇,与城区交通曾长期依靠农村客运班线车。随着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原有班线难以满足当地近10万居民出行需求。许多群众通过“民声热线”“网络问政”等方式,建议开通公交线路。安庆市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民意后,多方协调于今夏开通公交班线,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网络、电视等现代传播手段,为密切干群联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全省各地积极建立网上群众工作制度,健全党员干部与网友有效沟通机制,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平台,让干群互动方式更加丰富。
宿州市建立“政务微博发布厅”,所有县区和部分市直单位开通官方微博,打造公众交流平台,积极与网友互动交流。阜阳市建立市政府网站、各部门网站、新闻网站三位一体的“网络问政”渠道,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人民网网友留言298条,办结率100%。
11月底,网友“kjcyzhang”在阜阳政务论坛发帖反映,该市永昌路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周边居民出行受阻,且深受噪音干扰。市容部门了解情况后,当即安排执法队伍加强管理,对经营户摆摊时间作出限制。网友“kjcyzhang”随后回帖:“感谢市容局对此事的快速处理,也希望管理该段的执法人员坚持不懈,维护道路秩序使之形成常态。 ”
在合肥,拨打“12345”市长热线,是许多市民遇到困难时的第一选择。通过全面整合各类便民服务热线、举报投诉电话、网络信箱等群众诉求渠道,“12345”热线覆盖成员单位110个,实现“一个号码找政府”。肥西县山南镇村民周某,拨通“12345”投诉村干部作风问题。投诉经由市长热线办公室、肥西县政府转办,山南镇办理。经过转办、答复、审核、考核等过程,问题得到解决。
联系方式多元化的同时,也有群众反映,一些民意渠道“只挂号、不看病”,反映的问题“没了下文”。要充分发挥新技术手段的效应,在畅通渠道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健全受理、督办和考核等机制,更好地做到民意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