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法院引入“第三方中立评估机制”巧调工伤纠纷

25.09.2014  14:30
 

  安徽法院网讯  “自受伤的这两年来,无时不刻地希望能早一点儿拿到赔偿金,因为有了法官的倾力帮助,我才能顺利拿到这笔钱。”9月19日,原告王某在含山县人民法院手捧着8万元现金热泪盈眶地说道。

  2012年5月,王某受陈某邀请在皖运建设公司承建的含山县凌家滩文化遗址一期工程从事木工,该工程的实际施工人为陈某。同年10月16日,王某在安装模板时,不慎从6米处的高空坠下,住院治疗23天,诊断为,右侧多根肋骨骨折,右侧闭合性气胸,右肺挫伤,右肩胛部挫伤。陈某在垫付了部分医药费后拒绝赔偿。王某多次索赔未果,遂向含山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皖运建设公司对仲裁认定王某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不服,于2014年7月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经分析认为,如果双方坚持走完所有的法律程序,王某至少要2年后才能拿到赔偿款,而且其中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最终能够执行到位的赔偿数额也难以确定。于是立即启动了中立评估程序,邀请县工会的专职调解员张某和三康司法鉴定中心的吴某共同担任中立评估员,张某在认真阅卷并分别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指出了皖运建设公司和陈某的过错,吴某并就如进行鉴定可能会产生的法律后果及风险告知了双方,同时提出了和解方案。双方当事人在听取评估后,都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中立评估方的建议,表示愿意对该案进行调解。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皖运建设公司和陈某一次性赔偿王某8万元,并于9月19日全部履行到位。至此,历时两年之久的工伤纠纷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了解,今年4月,含山法院建立了民商事纠纷中立评估机制,规定专业性较强的疑难复杂案件,可在开庭审理前,经双方当事人同意,邀请中立评估员根据案件情况,分析当事人诉讼风险,计算诉讼成本,并对案件的判决结果进行先期预测。通过“第三方中立评估”处理涉及专业知识较强的工伤事故案件,大大缩短了审理期限,降低了维权成本,让诉讼不再高昂,让正义不再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