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600名代课教师求编制十余年未果
安徽省界首市数百名“教师”7月6日在界首市政府、教育局等单位门口,拉开横幅恳求政府“履行合同,同工同酬”。
为了让政府兑现十多年前的承诺,安徽省界首市数百名“教师”7月6日在界首市政府、教育局等单位门口,拉开“641名教师恳求政府履行合同,同工同酬”的横幅。
7月9日,上述“教师”中的一员、界首市代桥镇刘寨小学的音乐代课老师张黎明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包括他在内的600多人先后就读了界首市“艺体班”,“当时政府承诺我们毕业后会和普通师范生一样划入事业编制,后来却让我们当了十年多的代课老师,每月拿着几百元的工资”。
界首市教育局局长于礼7月14日告诉澎湃新闻,张黎明所述情况系历史遗留问题,十多年前因国家政策变动,原本可以包分配的“艺体班”学生无法再被划入编制,只好被安排到各乡村小学代课,每月由界首市财政部门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他们划拨生活补贴。目前界首市政府已经成立专门小组处理此事。
15年前:承诺的编制落空
今年35岁的张黎明是界首市泉阳镇人,1997年秋天,17岁的他初中毕业,通过统一中专考试成为了界首市第二届“艺体班”学生。
“艺体班”学生,是张黎明等人对当年界首市培养的三届艺体师范生的统称。张黎明说,1996年前后,界首市委、市政府为改善界首市农村地区音乐、体育等艺术学科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面,于1996年开始,面向界首市通过统一中专考试招收艺体类学生,成立“艺体班”,分有艺术师范生、艺术中专、幼师中专等三类十多个班级,一共招收了三届学生,第一届和第三届全部在界首市内的职业中专和中学里安排授课,第二届有少数学生被安排到河南沈丘师范上课。
“当时我的学费是5000元一年,是一笔巨款。”张黎明说,尽管学费高昂,但想到毕业后能成为有编制的教师,他的农民父母还是借钱交齐了学费。
张黎明等教师向澎湃新闻提供了一份界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政办[1997]136号),这份名为“关于委托河南省沈丘师范为我市培养50名普师生的会议纪要”的文件中写道:为适应我市“两基”教育的需要,解决边远乡镇教师缺乏的问题,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建华于1997年10月22日下午在市政府四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会议,会议就委托河南省沈丘师范学校为我市培养50名普师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文件一共列出五项会议纪要,第四项中写有:为确保生源质量,根据志愿,在参加九七年统一中专考试的考生中,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由教委办理有关手续,毕业后由教委按师范类学生毕业分配的正常渠道,统一分配到边远乡镇任教,纳入事业编制。
文件落款为界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盖有政府公章,但章印已模糊。
变故发生在2000年,毕业后的张黎明没有如愿得到分配划入编制,而是被告知不能包分配了。在家待业一年后,他被政府安排到界首市代桥镇张老庄小学代课。
代课:2008年以前月工资220元
十多年来,张黎明一直期待着能抛去代课老师的身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他先后在代桥镇三家小学代课,教过语文数学等主科目,也教过音乐等艺术科目。每月工资一开始是220元,2008年涨到420元。同时,他没能与单位签署劳动合同,也没有五险一金等保障。
2013年,因为张黎明一直坚持在岗代课,他的工资涨到了每个月860元,其他中途断断续续停课干副业的老师则保持着220元或者420元的月工资。“有些人已经很长时间不在岗了,但还是会收到工资,管理十分混乱。”张黎明说。
相比较张黎明,李玲(化名)并没有一直坚持代课,她与张黎明是同一届“艺体班”学生。毕业后,李玲被安排到界首市顾集镇刘湖小学代课。“工资太低了,中间我断断续续离岗好几次,后来听说要涨工资又回来了,目前我的月工资还是420元一个月。”李玲说,前几年她“找人托关系”从乡村小学调到了界首市区内一所小学当体育代课老师,不过工资并未增加。
官方:采取过多种措施改善局面
7月14日,界首市教育局局长于礼、界首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肖殿中一起向澎湃新闻对此事作出回应。
于礼说,“艺体班”教师是遗留了近20年的历史问题。1996年,为实现国家提出的“两基”(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任务,解决界首市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师资不足问题,界首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研究,界首市教育、公安、财政、人事等多个部门联合发文,于1996年开始共招收三届定向分配自费艺体中专生共641人。学制三年,每年学费分别有3500元、5000元、6000元三类。
于礼与肖殿中表示,按照当时的文件,这三届艺体生在毕业后的确是可以包分配划入事业编制的,但第一届学生毕业时恰逢国家工作分配制度变动,无法再给学生包分配了,最终界首市政府将552名同意代课的毕业生安排到各乡村小学代课,不签署劳动合同,每月由界首市财政部门按最低生活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具体补贴资金正如前述张黎明所说,当时有89名学生放弃了这个安排。
于礼说,这些年来,界首市政府一直鼓励“艺体班”教师们参加界首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的考试,但参与者不多,目前仅有十多人通过这种招聘转为正式编制教师。
2010年,为改善“艺体班”教师的问题,界首市专门举办了只面向“艺体班”的教师招聘考试,一共招50名。
于礼说:“他们写联名信拒绝参加这次考试,后来也就没继续办了。”
对此,张黎明告诉澎湃新闻,他们不愿参加公开教师招聘及2010年的专门招聘考试,是觉得不公平。他说:“我们年纪大了,考不过年轻人,另外我们原本就该有编制。”
于礼说,目前只有338名“艺体班”老师依然在岗代课,界首市财政部门根据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提升给他们的生活补贴。由于管理不严格,其他多名离岗老师也在继续领取生活补贴。
进展:成立专门处理小组解决
张黎明说,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维权,希望能改变代课老师的身份,解决编制问题。
于礼向澎湃新闻证实,7月6日,200多名“艺体班”代课老师在界首市内拉横幅维权,他与其中几名代表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们合法维权,不要采取过激行为。
于礼说,目前界首市委、市政府已经抽调教育局等多个部门工作人员成立专门处理小组,下决心不能再让历史问题遗留。
他说,接下来会先让“艺体班”的毕业生们填写个人意愿申请表,交给人事部门审查形成意见,再将意见反馈给当事人,等达成共识后再出具解决方案。
于礼说,上述工作将在近期展开,具体时间尚不确定。等处理方案确定后,会实行动态管理,不会给离岗代课老师继续发放补贴,将与坚持在岗的代课老师签署劳动合同,保障他们的权益。
“这些年工资那么低我也没走,因为我想一直当老师。”张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