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激活科教资源 打通成果到产品“最后一公里”
安徽千分之一的土地集聚世界500强企业19家,自主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0家,2016年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七……梳理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裂变”轨迹,产学研并举的发展方式贯穿始终。4年前看似“无心插柳”的科研布局——引入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技术创新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如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杯子,科研人员考虑的是它漏不漏水。至于量产、是否耐用、市场前景,往往是商家思考的问题。现实情况是,离产业化还有一截路,研究出的杯子却摆在角落落灰。”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晓安如此形容科研和商业产品的距离。
学校有成果却难以转化,企业有资金却没成果,如何打通这产业化“最后一公里”?合肥市高新区在创新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激活科教资源”的新路子。
“随便搞个项目、开个公司都能赚大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看来,随着各地对高新产业日益重视,谁积累了知识谁就积累了发展经济的基础,这一点高新区下了先手棋,于2012年启动了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技术创新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三大院建设。
搭好三大院所的“台子”,归根结底是要解决转化难题,高新区通过“创九条”政策,引导三大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内的科研成果在高新区进行产业化。目前,先研院已建设研发平台、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研发单元50余家,与Intel、微软、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20多所,成立孵化企业110家。
“有平台,才能吸引人才。过去合肥本地应届毕业生倾向去北上广闯,三大院所成立后,人才吸附力显著加强,更多人才选择留下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介绍,目前,先研院已建设研发平台、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研发单元50余家,与Intel、微软、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20多所,成立孵化企业110家,先后引进包括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各类科教创新高端人才31名,陆续引入工程类硕士1600余人。
好平台少不了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高新区按照转化的情况,按实际发生费用的5%给予协同创新平台提供政策奖励,最高可达500万元;对于就地转化的企业,达到要求的,按照10万元/人/年的标准给予高层次人才及高级管理人员补贴,最长补贴可达3年。针对处在创业“攻坚期”的企业,邀请专家集中“问诊”,真正促成好项目落地转化,让团队安心创业创新。
如今,通过激活科教资源,一批有竞争力、有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正在生根、成长。全区国家高企总数达到460家,占全市44%;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0%。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有研发部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十一五”末的2.6%上升至3.7%;知识产权创造出现爆发式增长:专利申请量五年增长三倍,全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34件。(韩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