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18.05.2016  00:07
摘要 国务院日前确定了首批共28个双创示范基地,合肥高新区荣列其中,成为全省唯一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为此,该区将实施三年创建行动计划,把合肥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区域性双创示范基地。

  中安在线讯 记者从合肥市高新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务院日前确定了首批共28个双创示范基地,合肥高新区荣列其中,成为全省唯一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为此,该区将实施三年创建行动计划,把合肥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区域性双创示范基地。

   三年内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0户、城镇就业2万人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三年创建行动计划中,合肥高新区将努力建设成为创业主体积极活跃、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区域性双创示范基地。在创业就业目标方面,力争3年示范期内,新增城镇就业20000人,年均增长17%。新增企业数量7000户,年均增长37%。

  在创新目标方面,高新区将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0户,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55亿元,新增知识产权申请数13000项,知识产权授权数7000项。3年示范期内,技术合同成交额55亿元。此外,新增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5家。在制度目标方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合肥高新特色的双创制度体系,并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打造互联网+工商登记新模式。

  为落实目标,合肥高新区将继续完善“2+2”普惠政策体系、“创九条”双创专项政策,给予双创企业主体、创业创新载体、创业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政策支撑。3年内,合肥市各级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400亿元,汇集500亿元资金助推创业创新。

  为了给各类创业主体准入营造宽松便捷的环境,合肥高新区将着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具有合肥高新特色的双创制度体系。高新区将适时开展企业登记的网上申报,逐步实行“电子营业执照”,并积极探索互联网+工商登记模式,在政务窗口设置企业注册登记申请自助终端设备,方便企业办理登记手续。

  为健全合肥高新区的人才流动机制,在三年创建期,该区将聚合全球资源,推进合肥高新区“江淮硅谷”人才工程,每年组建30个左右的双创团队,引进培养50名左右的领军人才。另外,还将采取“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团队”的方式,鼓励领军人才自行组建双创团队,发挥人才工程和人才团队聚才用才的良好效果。

   合肥高新区双创载体丰富在孵企业2000余家

  记者了解到,目前,高新区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公共安全、光伏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培育科大讯飞、科大国盾、华米科技、四创电子、阳光电源等行业领军企业,在全国149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八位,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并居第一方阵。

  高新区拥有丰富的双创载体,已初步建立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双创孵化链条,建立了覆盖企业成长全周期的孵化体系。全区拥有各类众创空间18家,孵化器18家,孵化场地2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0余家。

  在高层次人才聚集方面,截至目前,全区从业人员19.22万人,年均增长13%;其中本科以上人员约占42%,硕士及以上学历约1.73万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18人,省百人计划79人,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1200余人,高新区成为全省高层次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

   区内双创金融支持助力企业攻克融资难

  在双创金融支持上方面,高新区集聚各类创投基金60余家,基金总额620余亿元。培育上市公司1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2家。

  针对不同时期,高新区为企业还提供不同的融资支持。像初创期有“天使投”、“孵化贷”、“青创资金”等,目前累计支持102家企业,支持资金达1.52亿元。成长期有“创新贷”、“政保贷”等,已支持123家企业,支持资金达4.33亿元。在成熟期有“订单贷”、“挂牌贷”、产业投资基金等,通过股权及债权方式,累计支持80家企业,支持资金达9.80亿元。(实习生 杜陈晨 记者汪乔 赵孝刚)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杜陈晨 汪乔 赵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