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长江东大街谋划升级版

06.07.2015  18:13

  畅想一下,在长江东大街打造一条美丽的“总部商业走廊”,成为东部城区的城市景观和商业主轴,那会有多美。记者从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合肥开始对长江东大街沿线城市设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未来沿线的商业、交通和城市景观都将迎来一轮全面升级。

   东部区域“骨架”道路景观不够美

  长江东大街作为连接主城区与东部片区的重要通道,横贯瑶海区东西,已经成为市民由主城区进入瑶海区的首选道路,同时也是由肥东进入主城区的主要道路。

  作为合肥东部区域交通骨架,从布局上看长江东大街西接长江中路,东连肥东团结路,这是继“清溪东路-寿春路-长江东路”之后,又一条横贯合肥市区的东西向交通主动脉——长江西路、长江中路、长江东大街。而且,东区的几条南北走向的交通主干道——东一环路、铜陵路、东二环路皆与东大街交叉,并由此真正构建起井字形道路骨架系统,将主城区与外围组团有机联系。

  不过,也要看到长江东大街目前部分路段为陈旧的城市道路,受瑶海区及东部城区历史发展水平限制,沿线仍有大量城乡接合部,无法起到良好的城市景观功能作用。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升级,长江东大街沿线已经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建设,然而因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导致各区段开发规划不统一,建设环节衔接不畅通,道路沿线的城市景观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整体风貌不明显,相关城市功能逐渐被湮没。

  新核心区规划面积约9.2平方公里

  如今,以长江东大街为中轴,“安徽总部经济一条街”正在形成。随着瑶海区加快发展,其沿线片区的城市规划建设必然迎来新的阶段。

  相关人士介绍,“加强道路沿线整治与绿化建设,统筹规划道路两侧建设用地布局,是此次东大街角色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并把握与之相交的城市道路、生态河流节点设计,使长江东大街作为瑶海区新名片得以发扬和传承。

  本次长江东大街道路沿线城市设计起讫点为南淝河至祥和路,总长度为9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约为9.2平方公里。设计分两个层级进行,核心区规划范围:以道路绿线两侧各约500米范围内的完整街坊为核心区规划范围,局部节点和重要地段设计范围根据需要可适当扩大。总体控制引导范围:以核心区沿线两侧各1~2公里范围内为总体控制引导范围。

   在东大街打造美丽的“总部商业走廊”

  根据初步的规划设计要求,未来在商业上梳理沿线周边环境及商业街区格局,结合长江东大街总体商业走廊的谋划,确定道路功能定位与沿线产业发展策略,将长江东大街打造为合肥东部区域商业发展主轴线之一。

  还将通过建立交通方式换乘网络,整合与协调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比如,充分考虑地铁2号线等规划对长江东大街沿线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影响,做好长江东大街机动车、非机动车及人行交通组织设计,并对人行天桥与地下通道,停车场地、公交站点和交通信号灯提出控制和引导。

  同时,要以长江东大街与重要的城市主干道交口区,如与东二环路、郎溪路、广德路、龙岗路等,作为城市的重点节点设计。对目前长江东大街两侧已有建筑,提出建造与整治建议。优化提升长江东大街沿线景观格局,通过塑造特色城市景观,将长江东大街打造成为路畅景美的城市景观主轴之一。

  -及时语

  完善我们的城市精神

  长江东大街总体氛围一直与合肥市不太协调,历史原因当然是主要的,即将着手对它改造,也是为了顺应当今发展建设的潮流吧?

  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有时并不在路程,“城中村”就是个显著的例子。长江东大街或许可称为“城边村”。从城市整体来说,这样的面貌不仅外观不协调,实质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因为它并不充分具备城市应有的功能。如果有社会学家对其进行深度考察,或许会发现“城边村”的居民,在思想意识层面,也与城市居民有较大差异。这一点并非笔者猜测,而是一本美国社会学名著《街角社会》早已揭示过的问题。当然,我们这里的情况不如美国当时表现得严重而已。

  所以,对长江东大街的改造,也涉及对当地居民思想意识的重新建构,最终那种城市的整体感,也必须体现到这个层面才算完备。改造一条大街的时间不会太久,但要让这条街的居民全部融入城市生活,需要一个过程,这也是笔者最关注的。政府一般会从经济层面改善、补偿、安抚当地居民,有了这个前提保证,笔者想进一步建议:还要加强文化层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当地居民尽快摆脱“城边村”意识,更深刻地理解、参与城市生活和建设。

  因为笔者所能理解的城市精神,其实就是全体市民的精神。这份精神里的凝聚力,可以将各行各业的人统一到城市发展的步伐中去。就是说大家所做的事不同,但有一个大方向能将他们完美整合。“城边村”如果能尽快进入这个大方向,那么它将不仅仅完善我们的城市结构,也将完善我们的城市精神。(评论员 张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