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都市圈”合作共建成果斐然(图)
合则强,联则胜。城市发展亦如此。
2008年5月,省政府颁布实施《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5年)》;2009年8月21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将“省会经济圈”更名为“合肥经济圈”……
多年来,圈内城市携手合作、抱团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成长之路:圈内成员之间初步形成“1小时通勤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正在修订;初步形成以合肥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轴线的放射状城镇体系和产业基地;落实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五市共受理圈内城市间异地贷款909户;谋划“十三五”重大跨区域合作项目近160个,计划总投资8000多亿元……
精诚合作,硕果累累。多年来,圈内城市间合作成效显著,一个个具体项目在互动互融中不断落地、开花、结果,各兄弟城市经济加速跨越,五市人民同享发展果实。“合肥经济圈”齐奏出一曲曲区域合作、携手共赢的城市发展“交响曲”。
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如今,“合肥经济圈”也正式升级为“合肥都市圈”,标志着区域合作战略的全新升级。今后,“合肥都市圈”也将继续融合发展,进一步打造创新驱动、共建共享的区域发展新高地。
壮美天鹅湖。张大岗/摄
合肥
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系列区域战略横空出世,奏响了区域合作的最强音。在这一背景下,身为省会的合肥,立足新起点,勇担新使命,深化新合作,开启新征程,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新定位下,协同周边城市构建“合肥都市圈”,培育带动安徽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
作为“合肥都市圈”的龙头城市,合肥市紧紧围绕“新跨越、进十强”的总体要求和“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坚持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导向,主动承担牵头重任,经济社会发展结出累累硕果,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2015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66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6亿元、财政收入10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4亿元、进出口总额203亿美元,分别占都市圈的62.2%、60%、65.3%、63%、59.6%、86.3%。
经过圈内各市共同努力、协同推进,“合肥都市圈”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融合、要素市场、体制机制等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诸多实质性成果。2015年,“合肥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7亿元,财政收入15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6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1亿元,进出口总额236亿美元,占全省比重分别为41.4%、38.2%、38.3%、40.8%、41.1%、48.3%。
联合编制发展规划。《合肥都市圈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工业、农业、社会公共服务、交通基础设施、环保等五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合肥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年)》、《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2014-2020年)》通过专家评审,已报省政府待批。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实现圈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初步形成了“1小时通勤圈”。航空方面,都市圈各市通往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快速连接线工程加快建设。公路方面,联通淮南、六安、桐城、定远等地的快速公路网全面升级,公路建设成为全国样板,合六路、合淮路、合安路合肥段已完工。水利方面,引大别山优质水源、引江济淮调水工程加快推进,长江、淮河和巢湖防洪工程深入实施。
产业融合协同推进。加快产业一体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合肥为中心、以交通干道为轴线的放射状城镇体系和产业基地,“走廊效应”日益显现。
环境同治积极开展。巢湖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获批,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合肥与六安签订丰乐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方案,目前丰乐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与六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每年拿出1亿多元引入大别山优质水源;合肥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获省政府批复。
构建多层次推进机制。高层领导沟通协商、市长协调会调度推进、牵头部门具体落实、市县共同配合的联动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党政领导高层会商制度,2010年以来,已先后举办六次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会商会;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圈内发改、经信等部门分别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谋划具体合作项目,加强联系与沟通;建立民间交流机制,各市企业家联谊会组织企业相互考察学习,共创商机。
[1] [2] [3] 下一页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