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老旧小区龚湾“变形计”
“徽”风吹进龚湾
长江路上的三孝口,处处涌动着地道的合肥味儿。掩在一隅的龚湾,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居住着5000多户“老合肥”。
由于年代久远,居民楼上爬满了枯藤,墙体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牛皮癣”,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鲜,变得破旧不堪。
如今,这里的墙体粉刷一新,墙上再也见不到“牛皮癣”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唐诗宋词、旖旎风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白墙灰瓦与历史的沧桑相得益彰,徽味十足徽风皖韵,让这座老旧小区有了新的精气神。
老合肥 新感动
“80年代合肥长江西路”“70年代末的六安路”……墙面上,一排由数百张老照片排列张贴而成的照片墙,令人眼前一亮。
“从没见过这些照片,每一张都很有味道。”90后社区居民赵筱说,“透过这些照片,让我看到了我们所居住的这座城市以前的样子,感受到了城市发展变迁的每一个瞬间,满满的感动。”
下象棋,卖油条,挑扁担,赶大集……在巨幅墙绘作品《老合肥 新合肥》前,不时引来小区居民驻足观看。“这些场景,现在很难再看到了。但是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非常温馨、温暖。”社区居民靳光泉说。
创意无处不在
走进社区健身广场,一个个花架设计得非常新颖。与其它花架不同的是,这些花架均是由废旧水管改造而成,由居住在社区的儿童自愿认领养护,种上心仪的花儿。
广场上,孩子们在平衡钢琴上快乐玩耍着。轻盈的脚步踩在琴弦上,通过压力感应发出不同声响,奏出欢乐的乐章。
此外,广场上还建有公益小屋,方便开展敬老、助弱、环保等公益活动。小屋一侧,装有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社区新闻和好人好事。
“我们社区的这些改变,都是共青团庐阳区委打造的。”龚湾社区专职副书记王静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
记者随即与共青团庐阳区委书记车恂取得联系。她在电话中表示,这是共青团庐阳区委结合庐阳区实际,引入当下城市改造中所探寻的“社区营造”的概念,推出的“益+改造”项目,旨在充分挖掘老城区潜在资源和优势,延续历史文脉、保存城市记忆,让城市“逆生长”。
责编:解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