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喜获丰收
刚刚过去的一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起点开建,原创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应用转移转化“加速度”……昨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是深入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关键之年,安徽省放百年眼光,集全省之力,统筹项目建设、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科学中心,取得一系列创新发展成果。
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安徽省形成一批引领性项目成果。其中,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安徽科技创新“一号工程”,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组建了量子信息科学产业发展基金,首期20亿元基金已经设立,为创建能源国家实验室打好基础。同时,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逐步显现,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工程正式开工、合肥先进光源预研稳步推进;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实现恒流运行,性能达到国际三代光源先进水平。稳态强磁场装置磁场强度再创新高,达42.9T。此外,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加快布局,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启动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已投入运行;天地信息网络(安徽)研究院正式揭牌;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一期已全面开工;中国科大“双一流”大学,合工大、安大“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起点开建的同时,原创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不仅实现18个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还自主研发出具有国际上最高角度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装置,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不仅如此,还成功研发缓冲拉杆保障“嫦娥四号”探测器安全着陆、发现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脑内谷氨酸合成新通路及相关神经环路机制,入选中国2018年生命科学十大科技进展。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实现在轨运行,使我国首次观测获取了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
随着各项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开放性平台建设的不断发展,促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不断向前推进。据介绍,在实现科学目标的同时,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产生了一批重大原创性可产业化成果。“我们已系统梳理出173项,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成果目录已经编就,多数园区和企业正在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对接,促进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例如,成功研发我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控制系统、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多排光声成像技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有望制成新一代医疗影像设备;高水溶性超细钛白粉纳米材料性能超国际同类产品;微波地质深钻技术将颠覆现有地质钻井作业方式;国产超导质子治疗设备旋转机架、图像引导定位系统等核心设备研制成功;针对FLT3-ITD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创新靶向药物已开展临床试验;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低能成像技术填补国际空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等在环保和气象观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记者 李想)
[ 编辑: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