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秸秆变成宝
安徽省合肥市今年继续安排1.3亿元用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该市各级财政部门连续3年持续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资金投入力度。2014—2016年,全市共安排专项资金9.87亿元,其中省以上奖补资金1.45亿元,市级资金3.08亿元,县级以下及其他资金5.34亿元,且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长33.8%,其中市级资金年均增长67.1%。
该市探索开创综合利用新格局,坚持把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渠道,加大农机调度,强化作业监管,做好技术服务,着力引导农民采取机械化粉碎还田的方式处理农作物秸秆。在全市推广联收联耕整村推进秸秆还田模式,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农民群众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
据统计,2016年全市小麦、水稻、油菜机械还田率分别达99%、70%和60%以上,均创历史新高,有效避免了秸秆得不到及时处置而焚烧的现象。积极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大力拓宽秸秆利用渠道,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效益。
创新推进农业转型新发展,充分利用秸秆禁烧的倒逼机制,把秸秆禁烧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力。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全市蔬菜、瓜果、苗木等现代生态高效农业扩面提速;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联合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旋耕机等农机装备水平稳步提升。
秸秆综合利用率从2014年的80%提高至2016年的88%,呈现逐年快速提高的良好态势;有效地控制了露天焚烧秸秆现象,3年来,秸秆焚烧火点数均控制在省要求的百万亩10个以下的标准,其中2015年实现环保部卫星监测零火点的好成绩。2014—2016年,合肥市空气质量PM10值分别为107、92和87,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