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版“先行先试”扶贫新模式誉满全国(图)

15.09.2014  10:05

庐江县白湖镇裴岗社区居民杨克东家屋顶装上了光伏电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繁衍、生存资源需求矛盾的突出和演变,现代社会面临以能源与消费变革为中心的“第三次革命”。全国、全世界都在寻找“第三次革命”的突破口,太阳能光伏产业以其对于能源消费颠覆性的变革而进入各国的视野,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握世界脉动,抢占发展制高点。合肥市将太阳能光伏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打造,规划到2017年将光伏及新能源打造成合肥市千亿产业。产业发展,应用是推手,围绕产业发展,合肥市提出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的宏伟目标,并不断迈进。

  高新区入选全国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合肥光伏扶贫下乡工程,领先全国率先出台光伏发电度电补贴政策……合肥在光伏应用领域上下求索,不断创新。特别是光伏扶贫下乡工程,充分利用农村贫困户的屋顶资源,创造性地将扶贫开发与光伏应用有效结合,合肥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解困的扶贫新路径。

  敢为人先是合肥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创新创意是合肥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

  在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征程中,合肥敢于挑战、敢破难题、敢走新路,不断创造享誉全国的“先行先试”合肥经验。

  光伏扶贫下乡——“先行先试”合肥经验的又一壮举。充分利用农村贫困户的屋顶资源,创造性地将扶贫开发与光伏应用有效结合,合肥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解困的扶贫新路径,实现了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一种全新扶贫路径的解读和借鉴。

  光伏扶贫——民生工程,民心所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强调,要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精心谋划光伏扶贫项目,主动对接抓好落实,“实打实”落实好光伏精准扶贫工作。

  从未去刻意追求荣誉,但鲜花和掌声总是不期而至。日前,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副主任陈畅飞率领调研组来肥调研光伏下乡扶贫工作,对合肥的做法给予很高评价。陈畅飞说,合肥市试点光伏下乡扶贫,思路清晰,方法科学,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给农村无劳动力家庭带来了持续稳定收入,是对无劳动力家庭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敢为人先,光伏扶贫先行先试勇探新路

  纵观世界各地光伏发展应用经验,或是将光伏电站建在广阔无人的沙漠中,或是设在绵延成片的工厂厂房上,抑或是建在土地资源丰富的成片陆地上。合肥,寸土寸金,似乎并不具有发展光伏应用的“先天优势”。

  但是,一座城市的生长路径,并非依靠其先天条件,而是由其内在的创新逻辑决定。合肥向工厂房顶要空间,向广袤的农村屋顶要空间,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将扶贫开发和光伏应用结合在一起,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合肥特色的光伏下乡扶贫之路。

  去年,在合肥市新一届政府首次全体会议上,市长张庆军支招光伏发展应用: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来加快脱贫步伐,让贫困户“躺着也能赚钱”。“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农村贫困人口依然不能持续稳定地逐步脱贫,证明这部分人口确实存在着特殊情况,诸如劳动力丧失等。”张庆军说,他们可以尝试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来赚钱。之后,他多次过问,并批示“力争今年(注:2013年)内实质性启动,可先在合肥市范围内试点,逐步推开”。同年5月,合肥市出台《关于加快光伏推广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意见》,将“光伏下乡”工程作为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四大工程之一,并明确提出整合集中现有各类扶贫资金,支持贫困户建立家庭光伏发电项目。

  从2013年起,市、县级扶贫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00万元,支持100个以上农村贫困户建设家庭光伏发电项目。

  机会稍纵即逝,创新不容停歇。针对光伏扶贫下乡工程,合肥市选择肥东县长临河镇罗家疃5户农民家庭率先试点,去年7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揭开了合肥光伏下乡扶贫的大幕。在成功试点基础上,市扶贫办组织5县(市)扶贫办和有关光伏企业到现场进行观摩,在全市示范推广。

  步伐铿锵,推进有力。在试点经验基础上,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农委合肥市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试点范围、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资金支持、维护运行等内容,为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将光伏电站和扶贫下乡有机结合,这一构想在短期内变为生动实践,再次彰显合肥速度,也引来众多城市考察借鉴。

   双赢格局,光伏电站倾力民生惠及环境

  所有的“腾飞”,都要指向一个“落脚点”。眷顾万家忧乐的民生举措,就是合肥经济腾飞的最终落脚点。光伏扶贫下乡工程就是这一落脚点的精彩诠释。

  去年,合肥市按照“政府推动、专项投入、农户自愿、收益全留、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市、县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在全市选择100户无劳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村“三无”贫困户,免费帮助建设单体装机规模为3kW的小型户用家庭分布式电站,项目产权和发电收益全部归贫困农户所有。

  决心前所未有,力度前所未有,成就也前所未有。首批100户“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家庭电站自去年10月份开始建设,到今年2月底全部实现并网。截至4月底,累计发电量90050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73331千瓦时。市扶贫办负责人肖波告诉记者,自100户光伏电站建成并网以来,从2月份到4月份,3个月的时间内为贫困户增加现金收入6.32万元,户均季度增收632元,其中长丰县一户最多增收1093元。而随着日照增长、温度增加,光伏电站将迎来每年发电的最佳时间,贫困户的收益还将持续增长。“根据目前发电量测算,户均年收益可达3000元,其中每年现金收入约2500元。”肖波说。

  一个光伏电站,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是家庭收入的重要补充,是摆脱贫困的最好保障;一个光伏电站,对于合肥来说,是光伏应用的大胆尝试,更是倾力民生的一份担当。

  不仅能为贫困户带来稳定的家庭收入,光伏电站更能为城市的环境减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这个过程需要的只是几块太阳能电池板、一个太阳能逆变器,没有任何污染。据统计,建设一个3kW的小型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与相同装机规模的火电站相比,25年时间内可节约标准煤约23.6吨,相应减少燃煤所造成的有害气体排放,其中二氧化硫2.11吨,氮氧化物1.06吨,二氧化碳42.3吨。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格局,合肥光伏扶贫下乡工程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规范严格,建设安装因地制宜公平公正

  民生工程,绝不容忍弄虚作假、跑冒滴漏!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财政的每分钱都要花得明明白白。合肥市规范运行机制,认真严格组织光伏扶贫下乡项目的实施。

  公开选点,全程公示。依照“五个必须”(必须是规划布点保留中心村、必须是低于国家标准的农村贫困户、房屋结构必须较好、必须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必须就近有方便接入的电网)的要求,合肥市在五县(市)选择100户农村贫困家庭,并经过村、乡(镇)、县“三级公示”,无异议后方可为农户免费安装。

  优化设计,公开招标。透明阳光的程序是公平公正的最好保障。合肥市委托合肥工业大学国家教育部光伏研究中心编制了合肥市3kW光伏下乡扶贫工程技术标准和招标方案,并通过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经专家评审最终确定实施单位。

  专家监理,群众监督。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合肥市确定合肥工业大学光伏研究中心作为专业监理,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监管。对工程建设的项目和验收结果及施工企业的服务承诺在村内公示,全程接受群众监督。

  针对电站建成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合肥市还建立定点、定人联系制度,并委托有资质、有信誉的专业化公司从事专业保养、维护工作,日常维护保养费用由县(市)财政承担,解决贫困农户的后顾之忧。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
淮南凤台何时“撤县设市”?安徽省民政厅回复网友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