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港二期年底投入使用
合肥—南京—上海外贸航线近日在合肥港开通了。相关负责人介绍,等这条新航线运营步入正轨,合肥港的吞吐量将实现爆发式增长。而海关总署近日也在抓紧通关一体化的试点改革,安徽也在改革范围之内。
合肥港二期年底使用
2010年底合肥港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到今年年底,合肥港二期工程大部分项目均可投入使用。其中包括新增设的4个2000吨级泊位、集装箱专用堆场、2万平方米卷钢仓库等多个设施。“合肥港二期工程顺利运营后,集装箱和件杂货的年吞吐量将分别达到60万箱(20尺柜标准箱)和150万吨的水平,增长态势十分迅猛。除此之外,合肥港还将大力引进外籍海船公司,进一步降低外贸企业的运输成本,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合肥港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合肥港的目标是年吞吐量达到集装箱15万标箱、件杂货20万吨。新航线的开通,让大家对实现这一目标非常有信心,相信借着新航线的东风,合肥港乃至合肥的开放性经济必将实现一个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根网线就能办理通关
在海关、合肥港之间奔波报关的日子已成历史。
记者昨天获悉,目前,合肥港在合肥海关的大力支持下,不仅实现了“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票到底”的便捷通关模式,还配合合肥海关进行了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真正做到了货物信息、报关信息、运抵信息和放行信息等数据信息的一键式操作。
自此,外贸企业、港航码头和合肥海关三者之间,只需一根小小的网线相连,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办理和查询相关的通关手续及信息。政府对合肥港的发展也投入了相当大的政策扶持。凡是在合肥报关且经合肥港进出外贸货物的进出口企业,全年不低于100标箱的,政府将给予每标箱100元奖励。这则奖励标准同样适用于在合肥报关且经过合肥港进出合肥本地外贸货物的货运代理单位(全年揽货量不低于100标箱)。此外,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班轮公司政府也有一定的奖励措施。
长三角区域大通关一体化
据悉,中国海关总署近日正抓紧开展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试点,取得经验后将尽快向长江经济带等地区推广实施。同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的制度成果也将在长江经济带复制推广。而安徽,也在长江经济带这次改革的范围之内。
长江流域大通关体制无疑对长江黄金水道,以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关一体化改革一直被外界所关注。“以进口大型设备为例,以前,货物到了上海港后,要想拉到合肥工厂,得办理繁琐的转关手续,一般情况下需要6到7个工作日才能办好。”合肥海关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有了长三角大通关,只需要在合肥进行属地报关,就可以在上海实现口岸放行。“通关一体化后,在办理进出口业务方面,时间节省三分之一,费用下降了15%左右,大通关的客户覆盖率达到90%。”
今年,包括安徽在内的沪苏浙皖4省市签订了《深化大通关建设协作推进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备忘录》、《长三角区域海关通关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和《长三角地方电子口岸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文件。安徽正在把口岸经济区作为构筑皖江和淮河流域开放新优势、参与长江“黄金水道”打造、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