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欢乐城"诈骗案张氏兄妹起底 商业帝国瓦解

26.10.2015  09:12

合肥胜利广场地下商城项目又“活过来”

合肥胜利广场“欢乐城”项目,从当初轰轰烈烈地开场,到最后悄无声息地烂尾,其过程如云遮雾。香港名店街集团公司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张氏兄妹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们是如何走上巅峰,又为何陷入低谷?相信随着案件的审理,很多内幕将揭开。在此之前,记者通过深入调查,独家为读者揭开张氏兄妹及他们掌控的商业帝国的神秘面纱。

[张氏兄妹]

最好的海军服是别人送的

胡先生与张震、张瑛的父亲素来交好。早年,两家房子只相隔几条街巷。

本月24日下午,胡先生用略带感叹的语气说:“我是看着这两个孩子长大的”。胡先生至今记得,以前张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的父亲是60年代的高中生,很有学问的。”他说,“在张震、张瑛很小的时候,父母曾经去江苏的一个农场种过地”。后来,一家人为了谋生,“还去武汉开过一个饺子店”。

多年后,张震已经发达,回忆起这些仍不免唏嘘。有一次,张震的母亲翻看家里相册,看到一张照片上3岁的张震穿着海军服。张震告诉胡先生说:“这件海军服是他小时候穿过的最好的衣服”。实际上,这件海军服就是胡先生当年送给张震的。

从代销售房屋开始发家

起诉书显示,张瑛出生于1980年。据胡先生介绍,张震比妹妹年长约7岁。

张家兄妹如何发迹,胡先生了解得并不是特别清楚。他记得,当2010年再次见到张氏兄妹时,两人已如脱胎换骨,他当时甚至没有认出张瑛,“之前已经有七八年没有见过他们了,变化非常大”。

胡先生说,后来,张震曾简要地说过自己的经历,“他说是从代销售房屋开始发家的,生意慢慢做大了”。后来,生意规模越做越大,香港名店街集团公司也开始在全国疯狂扩张。

胡先生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被2011年进入香港名店街集团公司并担任集团总裁的吴先生所印证。吴先生透露,1997年,他与张震在重庆相识,当时张震的企业规模并不大,不过,张震是个聪明人已经烙在了吴先生的脑海中。

胡先生说,张瑛也早早进入了香港名店街集团公司。记者从掌握到的一份2011年前后的香港名店街集团公司总部员工花名册中看到,张震时任董事局主席,张瑛担任董事局执行主席。

将受伤的友人安置高位

对胡先生个人而言,张氏兄妹也有重情重义的一面。2009年,胡先生出了严重车祸,全身多处骨折,“在床上躺了一年多”。次年,张震得知情况后,兄妹俩特意到家中探望。当时,胡先生几近痊愈,但闲赋在家。

不久,2011年初,胡先生有了一份新工作:去香港名店街集团公司上班。而且,张氏兄妹给胡先生安排的职务令人惊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不过,胡先生知道,这是张氏兄妹的感恩之举。

胡先生说,当时他并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对企业运作也并不熟。平时,他更多的是做一些类似于危机处理方面的工作。比如说,胡先生曾先后五六次来合肥,负责业主退款等事宜。

其实,即便是进入香港名店街集团公司,胡先生平常也很难见到张氏兄妹,“张震很少去公司,只有开会的时候能偶尔碰到;张瑛去公司的次数要稍微多一些,但也是几个月才碰到一次”。因此,对于张氏兄妹平时生活,身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胡先生也几乎是毫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