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植根生活汲“养分” 走村入户送“大餐”
贴近群众“创”
在电影《周恩来在合肥》的编剧蔡武看来,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接地气、冒热气、有雅气的作品。为了再现周总理当年视察肥西时的鲜活场景,创作团队请来了85岁的原肥西县肥光农业高级合作社老社长侯守伦,请来了肥光小学的校长和老师,请来了当地群众,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
开在群众中的编创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影片大背景、大环境将处处散发着“合肥味”,像“猫叹气”这种只有老合肥人才见过的家什,也将在电影中出现。
传统小调《手扶栏杆》、山歌《放牛歌》、《欢迎来宾》……在巢湖市柘皋镇双泉行政村,民间老艺人郑绍应、徐永兰夫妇为下基层采风的词曲作家们演唱了原汁原味的巢湖民歌。富有地道生活气息的民歌让省城来的艺术家们“耳朵一亮”,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行采撷到的音乐元素融入到今后的创作中去,进一步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基层采风归来,合肥市摄影家协会的10位摄影家举办了“我们的家园”摄影展。 “采风中,我们捕捉了大量百姓生活场景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回来整理照片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乡愁吗?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啊! ”协会负责同志谈道。
融入生活“采”
“深入下去才发现,一切是那么新鲜。虽然打小在农村长大,但新农村的新风貌新气象还是让我感到惊喜,手中的相机闪个不停。 ”摄影家黄波说。
书法家刘晓明最近在创作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但是一直找不到感觉,在与群众聊天、交心的过程中,一幕幕鲜活的素材蹦了出来:“真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艺术家要常回“家”,这个“家”就是基层生活。合肥市文联党组书记陈飚介绍说,我们积极动员、组织文艺家走出画室、琴房、练功房,到基层一线去,到群众家中去,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掌握第一手创作素材,挖掘艺术的源头活水。
“作品的艺术水准要往上走,作家的脚步就要往下走,扎根基层、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是合肥市作家许泽夫的创作心得。去年,他的散文《牧人吟》获得我国文学界散文类最高奖项——冰心散文奖,而这部作品正是他长期深入生活、精耕细作的成果。
瞄准需求“送”
当大圩镇村民姜昌顺坐在轮椅上接过装裱精美的全家福照片时,不禁热泪盈眶,“行动不便后,便有了拍全家福的念头,一直未能实现。这次,市里来的摄影家不仅和我们吃住在一起,还把在外学习工作的儿孙们请了回来,留下了这张8口之家的珍贵合影。真是太感谢了。 ”
明确有什么可以送、找准用什么方式送、弄清送什么最管用,在下基层过程中,合肥市引导艺术家们有针对性地送上群众需要的“文化大餐”。考虑农村老人和孩子居多的特点,开展“百戏送百村”和“少儿文艺下基层”活动;了解到农村妇女爱跳广场舞,专门组织舞蹈艺术家帮助她们编舞、排舞;针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口味,在演出节目中增加励志、法治类节目……
新春佳节将至,书画家们纷纷挥毫泼墨,现场为村民创作中堂画和春联。 “诚信友善赢世界,富强法治启春天”“为人友善春无岸,处世诚信锦缀花”……这些字迹优美、内容向上的春联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深耕细作“种”
“今天你下乡吗? ”这是肥东县文艺干部们近期打招呼时常用的问候语。该县组织县文联及各协会、文广新局等部门的百余名文艺骨干,深入基层开展“全民文化月”活动。 “深入接触,才发现基层有那么多文艺能人和好苗子,发掘和培训这些文化能人,能够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群众,从而让文化的‘种子’在广袤田野上生根、发芽。 ”该县文广新局文艺干部李刚深有感触地说。
以“种文化”为整个活动的落脚点,以充实基层文艺力量为着力点,合肥市发掘骨干、办好活动、建好组织,增强基层文化的自身造血功能,努力实现由“送文化到基层”向“让文化在基层”转变。
会跳民族舞、能唱黄梅戏、还会敲军鼓,年近七旬、多才多艺的杨国君是瑶海区三里三村社区艺术团团长,平日里,她带领一帮文艺积极分子自编自导了不少节目。2013年和2014年,合肥市连续举办两届“全民文化活动周”,杨国君和她的团员们频频登台亮相,着实过了一把“明星瘾”。“搭建舞台,让群众唱主角,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合肥市文广新局局长罗平谈道。
“县区有各文艺协会,社区和街道有文艺团、文艺社,文艺爱好者在身边都能找得到组织。 ”罗平介绍说,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各类民间文艺团体近400个,健身操、腰鼓队等各种晨晚练队遍布城乡,市民合唱团、市民交响乐团等民间文艺团体,频频走出国门,向海内外友人展示合肥乃至江淮儿女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