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广袤田野涌动创业潮
新闻摘要
“一人致富不算富,万紫千红才是春。”这是庐江县蛋鸭养殖协会会长、安徽庐江县怡浓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宜在与农民共同致富的实践中,总结感悟出来的一句话。
张永宜从1999年开始从事大棚规模化饲养蛋鸭。他从创业之初的两座蛋鸭饲养大棚、千余只蛋鸭做起,逐步发展到如今带动全县建设426座养鸭大棚,集饲料加工、禽蛋购销和加工于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年产值达10168万元,实现纯收入326万元,并直接带动县内11个镇630个农户发展大棚集约化精养蛋鸭,养鸭户年棚均收入达3万~5万元。
探索蛋鸭笼养,助农年增收2万元
5月11日,来到安徽庐江县怡浓工贸有限公司,张永宜正陪着农民参观他新近试验的蛋鸭笼养模式。在该公司的一个试验展示室里看到,200只蛋鸭被集中放置在装有三层笼子的梯形架子上,架子装有食槽和自动饮水装置,底部是粪便收集清洗槽,完全颠覆了传统大棚养鸭模式。
“传统蛋鸭养殖,是在大棚里地面垫稻草后进行圈养,这种方式养鸭,还要建水塘供鸭子戏水,养殖成本高,粪便清扫难度大,蛋鸭易生病,鸭蛋破损率高且易被粪便污染。”张永宜说,他在参照蛋鸡笼养的基础上,克服诸多难题,创新方式成功探索出了蛋鸭笼养新技术,解决了传统蛋鸭养殖的诸多不足,增加了养殖效益。
张永宜说,经过一年多来的试验,他发现,一户农民一年养殖2000只蛋鸭,传统养殖方式农民收入在3万到5万元,而采用笼养新技术,可增收2万元。因此,这种新的养殖方式,吸引了许多养殖户前来参观学习。
发展草莓网销,效益增加20%以上
类似张永宜这样的致富带头人,在合肥农村还有很多。长丰县水湖镇费岗村从事草莓种植、网络销售的田峰也是其中一员。他原本在广州一家上市公司上班,因看好草莓产业发展前景,毅然放弃高薪,于2011年返乡创业,流转了280亩土地,创建标准化绿色基地“田峰草莓园”,与周边80多户农民一起种植草莓。
同样是种植草莓,田峰却与他人不一样。他不在乎产量,只注重品质,他想利用优质草莓,发展网络销售和观光采摘。通过多年反复测试,不断挑战草莓鲜果包装运输的适宜温度极限,成为长丰草莓网络销售第一人。“去年,我们在网上测试销售草莓4000多斤,今年销售了2万斤,几乎遍布大陆各地,南至海南岛,北到黑吉辽,草莓鲜果发货到新疆、西藏等地,也都无损坏。”田峰说,他和合作农户种植的草莓,主要是靠观光采摘和网络销售,由于卖价提高,比全县草莓平均效益增加20%以上。
建设人才队伍,实用人才达3460人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农民致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很关键。”市农委科教信息处负责人王学武说,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强化措施、政策扶持等手段,促进了全市农村人才队伍发展和壮大,造就了一批农村优秀实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截至目前,全市已认定农村实用人才3460人,其中,初级农村实用人才2409人,中级农村实用人才850人,高级农村实用人才20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