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暑期走进去沉下来挂职研修做新型好老师

11.10.2014  11:07

少休假多修炼,跳出课本备教案。“走进去”有何感触,“沉下来”有何体验,“了解透”有何思考,“讲实效”有何收获?带着这些话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今年暑期参加实践研修的合肥师范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部王璐、外国语学院杨家勤、经济与管理学院黄虹等几位老师和该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

数字化背后的知识链

合肥师范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部王璐老师7月14日至8月7日在山东正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进行暑期企业实习,参与“亳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工程监理工作。通过第一阶段对亳州数字化城市管理相项目关资料的学习,王璐对数字化城管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整个项目的构成及工作重点及流程有所了解,同时也了解项目中所涉及的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构成。尤其是通过学习项目的建设方案,其中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案中网络的建网组网设计、IP地址规划、路由设计及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图等内容都是平时教学课程中内容的体现和进一步的提升。

第二阶段赴项目实地参与监理工作,可以说让王璐进入了“沉下来”的实质性阶段。项目的监理工作包括工程软件、硬件、数字普查及装修四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质量、成本、进度、系统安全、相关知识产权的全面控制和监督,负责相关的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整个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协调。在现场,王璐忙着协助同事审核相关合同,看合同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技术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等,并将汇总问题以联系单的形式提交给业主方;协助审核承建单位提交的工程周报,对工作量进行现场确认,及时汇报业主方各承建单位工作情况及进度;参与业主方组织召开项目推进会,整理会议记录;和同事一起督促施工方提供试点验收方案并参与三个试点的验收;对到货的硬件设备按照监理要求进行进程的检验;按照城市管理系统的需要及业主需求进行需求调研等。

通过这一时间段的“下沉”,王璐了解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化项目实地建设与开展的部分过程及监理工作在项目中的开展、计算机技术在市政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及工程项目的管理及数字城管中数据的普查及数字城管系统中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建设、工作岗位对办公自动化工作的应用以及在工作中团队的合作和人际交往中沟通的重要性等。其中通过参与软硬件的监理工作让她跳出课本更进一步掌握了软硬件在大型信息化实施中的具体应用,王璐表示会把从基层一线学到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形象的了解到计算机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研修的第三阶段,王璐对数字城市管理系统有了更进一步认识的同时,也对公司人员招聘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对形形色色应聘人员的接触发现,有些人员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不够清晰,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以至于工作数年没有太大的成绩;而对于一些能够认清自己、职业规划清晰,同时又注意应聘细节的人员来说无疑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较大的成绩。这一观察和发现,使王璐联想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的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有些学生目标明确,勤奋努力;有的学生则浑浑噩噩,目标模糊。王璐希望这些实践得来的经验和启示能够给在大学学习或是即将就业的学生一些帮助,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规划提出一定指导性的建议,让他们充实大学时光,少走弯路,顺利踏入自己的职业生涯。

蹲营业点,塑大课堂

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新办专业商务英语系教师杨家勤所在的团队,暑期被环球国旅总部分配到徽州大道营业所见习。第一天上班,她早早到营业部报到,让她惊喜的是一下子遇见了二个同乡,一个是营业点负责人90后的黄孝荣,另一个是营业点经理、合肥师范学院外语系涉外旅游专业毕业生刘颖。谈及学校教学与行业实践的关系,黄孝荣和刘颖给出了中肯的意见,他们认为学校的教育就是一种职业基本素养,距离实际工作还有较大距离,真正进入工作岗位能学到很多操作性的东西。刘颖建议学校要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上下功夫,开一些实践性强的涉外英语和商务英语,以便毕业生能较快适应岗位要求。

当记者问及旅游行业就业前景,杨家勤说,通过暑期研修发现,旅游行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发展前景好,目前尚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对专业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但是,学生未来的发展除了需要较好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不怕苦、肯钻研个人品质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合肥师范学院毕业生宋毅、李玲玲、朱婧和刘颖现均成为环球国旅的骨干。此后的见习中,杨家勤注意观察到黄孝荣和刘颖二人在接人待物过程中非常谦和,耐心细致地回答每位顾客打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提问,这就是潜在的职业素养。

杨家勤和实践小组的其他成员本来都是英语专任教师,没有接触过企业实践建设。通过20天的实地见习,大家对旅行社各种日常业务、大部分旅游线路、基本的工作操作流程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些案例对将来的专业英语教学非常有用。环球关于打造专业团队和追求品牌化的理念,需要专业性的人才,让大家看到了学院商务英语系的发展契机。商务涉外专业4年制教学,只要规划好课程,强化涉外专业性素质的培养,我们的学生不仅具有旅游管理能力,还具备涉外的英语素质,定能在企业的面试和发展中抢得先机。随着合肥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的深入,涉外旅游学生的就业前景一片大好。

我们也需要认真考虑如何调整现有课程设置,在不放松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强化的职业技能训练,我们的毕业生才能入职快、适应性强,还需要开设相关文明礼仪课程,切实提高职业综合素养。”杨家勤兴奋地憧憬着。

今天的教育,明天的就业

为了准确地把握行业、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要求,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黄虹所在的团队事先做了比较周详的调研准备。为了使本次的调研具有代表性和参考性,精心选择了包括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安徽轻工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铜陵)、中信银行马鞍山分行(马鞍山)以及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等12家省内外企业和6所省内同质高校作为调研对象。在这12家企业中既有上市公司也有民营企业;既有集团公司也有小微企业;既有工商企业也有金融企业,还包括属于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6所高校也都是省内具有同样发展背景和使命的联盟高校。

谈到调研收获,黄虹告诉记者,她和团队成员基本了解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方向。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2013年,在社会就业率最高的50个专业中,财务管理专业排在第21位,到了2014年排名升到第16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比较集中。一是中小企业做会计或财务工作。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能力强,就业需求量大,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岗位界限不够明晰,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擅长的盈余管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和其他等方面的管理活动,中小企业涉及较少,即使有也外包给风投公司去做;二是银行。目前,银行系统的某些低层次会计和财务管理岗位还向本科毕业生开放,但因未来收入预期相对较高,竞争比较激烈;三是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水平要求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四是参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

沉下去后,老师们发现,所调研的企业对财务人员的人文素养要求各有侧重。企业较为看重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对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这些“软实力”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应当加强。企业要求的能力要素主要包括分析决策能力、自学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等,尤其看重合作能力。调研中,大家还强烈地感受到企业对应聘者的两种专业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一是会计和财务基本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被调研的12家企业中在招聘人员时无一例外都附加了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条件;二是对ERP系统财务信息化模块相关业务操作能力。在被调研的12家企业中有10家企业表示对应聘人员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操作能力有明确要求。这些需求在经管学院以后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要尽可能地体现出来。

通过基层一线研修,团队成员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首先是人文素养培养问题。企业对从业人员较好的心理素质的要求,结合省内同类本科高校的做法,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其次是实践教学问题。根据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强烈需求,既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又要深化课改,使课堂教学瞄准实际工作的岗位素质要求,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将职业资格教育引入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

通过暑期实践研修,团队成员看清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了解了企业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人文素养和能力要素的要求,明确了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下一步科学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基层研修淘新鲜,育人源头活水来。根据学校“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在以“爱满天下、知行合一”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神的感召下,合肥师范学院继2012和2013年分别派出390名和201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深入企业和基础教育一线实践研修。今年暑期,来自各学院和教学部的265名教师分赴多家校企开展实践研修,王璐、杨家勤、黄虹三位老师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百名教师走进百家校企研修,是对习总书记北师大讲话精神的最好的学习、贯彻和落实,是学校对教师行知计划的深化,是打造学校行知文化特色品牌、深化办学内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教师转型、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将产生积极影响。”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曹小云接受采访时表示。(水源 特约通讯员:刁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