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将“统一标准”
通过编制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实现12大类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这在 合肥 城乡基础设施规划进程中史无前例。记者昨日获悉,目前,这项旨在结束合肥各类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各自为政”局面的“巨无霸”规划已具备了编制条件。
本次整合规划涉及供电、供水、雨水、污水、供热、燃气、环卫、加油站、加气站、充电设施、消防、通信基础设施等12个专项规划内容。规划范围为整个市域范围,面积11433平方公里,重点为城乡重大基础设施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廊道控制。其中,主城区范围建设用地面积约550平方公里,包括中心城区及外围高刘、小庙、三十岗、南岗、三十头、磨店、大兴、淝河、大圩等9个乡镇,重点为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的布局及控制。
据了解,该规划将实现合肥市域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包括水源、电源和燃气门站,垃圾填埋场等;控制与保护市域重大市政廊道,包括高压输电通道、水源输送通道和燃气输送通道等;落实市区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空间用地,实现各类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一张图”;结合目前市区管网急需解决的关键重大问题,以分项市政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为基础,从城市宏观层面对各重要主干管网进行优化布局与关键性控制。同时建立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库,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实的项目支撑。项目储备库将具体项目安排至2017年。
目前,城市供水规划、城市排水、城市燃气规划、城市供热规划、城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等专项市政设施规划的初稿基本编制完成,城市蓝线规划、城市环卫专项规划、供电专项规划等已开展编制准备工作。现阶段,已具备开展《合肥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的条件。力争本月底,完成各市政专项规划梳理和在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市政设施综合规划的各专项规划评估报告,建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基础资料库。
蔡桂林 市场星报记者 宁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