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打出财政资金创新“组合拳”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2月28日讯(记者:徐军) 合肥市出台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打出财政资金创新“组合拳”,变过去财政资金的分散使用为集中使用,变过去的直补企业为主为创造外部环境,实现了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经常乘坐合肥地铁1号线的市民,会发现地铁车厢的手机信号非常稳定。负责1号线通信信号综合覆盖的安徽蓝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是合肥市本地的一家企业,而就在两三年前,这家公司还差点因为流动资金不足而濒临倒闭。公司副总经理李圆圆 :“没有后续的资金融入,我们就是要考虑后续还能不能继续经营的问题。在这个期间赶上了合肥市1+3+5的一个政策,天使基金进来了,对我们非常非常大的这样一个帮助。”
李圆圆所说的1+3+5政策,是指合肥市为了扶持产业发展,出台了1个扶持产业发展的规定,产业基金、创业基金、天使基金3个投资基金的管理办法,以及支持工业、自主创新、农业、服务业和文化业5个具体产业政策,其中的天使基金就是专门为高层次人才团队在合肥创业项目以及合肥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资金支持。目前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投资规模达到3.03亿元。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裴晓辉:“ (相比)国内的各个地区包括杭州、武汉设立的天使基金,我们合肥市的天使投资基金是唯一的一支直投基金,这个基金是由我们合肥市本土的这种专业管理团队来管理的,针对的就是我们合肥市本土企业。在省内我们合肥市天使投基金应该是规模最大、投资进度也最快,而且投资额度也最大的。”
合肥市还设立了“大湖名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大湖名城中小微企业政保贷”、“大湖名城·成长贷”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金融创新产品,主要采取金融杠杆撬动、债权股权融合、政府分担风险、鼓励直接融资等方式,为市场前景好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期限长、利率低、方式灵活的新型融资渠道,放大财政资金效应,撬动银行和社会资本数十亿元支持产业融资。
安徽永锋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环保、低能耗包装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7月在新三板挂牌成功。公司过去也曾经遇到资金困难的情形,大湖名城基金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公司董事长汪锋: “投了三年期3000万的这个大湖名城基金,当时这个资金非常难得,并且它授信比例也大,它的收益比例占到评估资产的80%,资金跨度长三年,这个是很难得的一笔资金。”
合肥市兴泰资本管理公司总经理张虹: “相对于市场上其他机构的成本,我们的成本是低的,因为我们政府的基金在里面是不获取收益的。那么截止到12月15号的时候,我们整个的大湖名城系列基金累计投放贷款投放了22.93亿元,贷款企业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其他的就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安徽在全国首创的新型政银担模式在合肥已经实现了全市国有担保公司100%覆盖、全市商业银行100%覆盖的“两个100%覆盖”。截止2017年10月,累计发放“政银担”贷款4420笔,金额196.27亿元。合肥市还设立续贷过桥资金,通过融资担保机构与基金、银行、租赁、典当等专业机构合作方式,解决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后,还贷资金周转困难,截止2017年10月,全市续贷资金规模7.05亿元,累计实现周转贷款248.77亿元。
合肥市一改过去政策资金撒“胡椒面”的方式,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向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基金的撬动作用和放大效应,使政策资金的盘子越做越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强。合肥市财政局副局长姚琳:“财政是把所有的资金集中到一个盘子里面去,那么每年实际上我们从15个亿到20个亿到30亿,现在预计到2018年我们整个产业资金安排到37个亿,就是盘子越做越大,就是覆盖面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