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召开秸秆禁烧和防汛抗旱工作会议
合肥在线讯(记者 王浩 文/摄) 5月8日下午,合肥市秸秆禁烧和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小会堂召开,对2015年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及防汛抗旱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市农委、环保局、水务局、城乡建委、气象局等部门负责人在会上分别汇报了全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防汛抗旱、城市防洪工作情况以及今年汛期天气形势预测,庐江县和长丰县政府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市长张庆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秸秆禁烧将首次全年全域禁烧
2014年,合肥市域午秋两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现首战告捷,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焚烧火点明显减少,在环保卫星监测频度由往年每天3次增加到去年每天6次的情况下,合肥市火点数从2013年的71个降至32个、下降54.9%,其中秋季从38个降至1个、下降97.4%。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高出全省9个百分点,其中秸秆还田率达63%,高出全省17个百分点,比2013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形成了以粉碎还田为主、其他利用方式为辅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
会议提出,按照《合肥市2015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要求,合肥市今年将首次实行全市域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推行全年常态化管理。禁烧内容将拓展到露天焚烧会产生烟尘污染的所有方面,包括秸秆、垃圾、荒草、落叶等,不再有空白地带和间歇时候。
在午秋两季农作物收种期间,乡村组三级管理网格责任人和监管人要加大巡查力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全面防控和及时处置秸秆禁烧现象。继续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禁烧工作“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并通过12369环境投诉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投诉。对焚烧秸秆责任人,由环保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对拒绝、阻碍秸秆禁烧及禁止烧荒监督管理人员执法公务的,由公安部门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为推进秸秆禁烧源头防控,今年,合肥市将秸秆还田将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的五化利用。将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力争新增特色高效农业面积18万亩,新增粮油作物规划化经营10万亩。同时,把联收联耕整村推进范围从去年试点的71个行政村扩大到全市200个行政村。
工作会议现场
防汛抗旱要未雨绸缪
自5月1日起,合肥已全面进入汛期。合肥市地处江淮之间,环抱巢湖,境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气候复杂多变。近3年来,合肥市连续发生全市域或者区域性干旱,为多年罕见。2014年,西河流域发生了超保证水位的洪水,滁河流域防汛面临较大压力。今年1-4月,全市降水量290.6毫米,平均气温9.6℃,较往年同期相比,雨水偏多、气温偏高。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合肥6月下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而从常年平均数据来看,合肥通常在6月16日入梅,7月12日出梅。这意味着,今年合肥入梅、出梅时间均偏晚。梅雨量较常年偏多。出梅后有一段晴热少雨天气。6至8月的平均气温也会比常年偏高,超过35℃的高温日数预计14-20天,较历年平均14.2天偏多。
面对防汛抗旱的新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超前谋划,充分准备,补缺补差,防患于未然,切实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要重点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排涝、抢险应急处置、抗旱供水六个方面工作。其中,水务部门要重点抓好水利建设和防汛抗旱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气象、水文部门要及时提供气象预报和水情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加强与驻肥部队的联系和协调,有针对性地提前制定部队抢险和救灾的各种预案,充分发挥驻肥部队在抢险救灾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各类工程度汛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少各类水旱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