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临时劳工市场“乍暖还寒”
正月十五正式宣告羊年春节画上句号,但省城劳务市场并未就此苏醒,第一波用工荒让不少企业有心无力,面对新年开工的各种订单,招工企业更多只能面对无奈。
150个岗位缺140人
昨天10点,在合肥南二环凌大塘临时劳工集散中心内,用于给招聘企业的白板上写满了招工信息。无论是物流公司,还是家居公司、电器制造企业等十几个招聘企业,工资薪酬基本不低于2500元/月。“公司是为格力做电机配套的,春节刚刚过完就遭遇大面积的用工断档。150个岗位到前几天才实际到岗10个人,而这些岗位基本都是一线操作工。”正在招工的凯帮电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常来讲,这些工人流动性较大,业内有较强的心理准备,但如此大面积的缺员,经营压力不言而喻。”
记者了解到,凯帮招聘条件是每月3000~4000元,包吃包住,男女不限。“之前曾小范围试水招过一次,但工人上班没几天就跳槽了。”
硕美密胺制品公司负责招聘的王总表示,他们招聘条件放在省城市场不算低,操作工每月3000~5000元,年龄18岁到42岁,但即使这样,8个岗位从年初八至今依然空置。
建筑工现结构性过剩
不过,在劳工集散中心,心焦的也并非都是资方,很多三五成群的临时劳工也等着上岗。记者询问得知,他们以建筑工人居多。
集散中心工作人员刘国宏告诉记者,今年开年以来,不是所有企业都出现用工荒,由于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建筑用工的需求开始衰减,因此在集散中心时常可以看到头戴安全帽、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人在找工作。
常年从事建筑业的老黄说,51岁的他没有其他谋生技能,只能从事建筑业,前几年房地产黄金期,自己还手有结余,但年后应聘多家公司屡遭碰壁。
第二波用工荒或提前
集散中心工作人员刘国宏表示,第二波用工荒时间提前或加剧今年省城劳工市场压力。
“正常来说,过完节后3月份是第一波集中用工季,第二波则出现在5月份,第三波则间隔时间较久,大致会出现在年底。节后企业抢订单密集开工,因此会出现用工荒。但今年第二波用工潮可能会提前,因为现在汽车配件、电器、机械制造行业出现复苏回调的利好迹象,部分企业为吸引客户,争夺市场份额会提前抢单,因此原先5月份的订单开工季也会前移。”(记者 龚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