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合肥已汇集70位两院院士

12.06.2014  23:21

        6月9日-13日,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1100名院士参会,其中有多少“合肥身影”?据市科技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合肥已汇集70位两院院士。实施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人才是根本。对于合肥这座城市,留住高端人才是关键。

        1

        创新驱动是风,科技人才引进来

        2011年,合肥拥有的两院院士51名。而进入2012年,在肥服务的院士人数则猛蹿至60名。到了2014年,这个数字达到70名,合肥汇集的两院院士人数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若按1658名两院院士总人数测算,意味着平均每100名院士中就有4人在合肥。

        去年年底,2013年两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在合肥工作生活的4位教授当选院士。他们四人当中,在合肥生活时间最长的达38年,即便是最年轻的谢毅,从求学算起,她的合肥“市龄”也超过26年。

        三十年走过,“院士们”也成为地道的“合肥人”,一样爱沿着环城路遛弯,爱骑行环巢湖大道,爱躺在董铺水库旁的油菜地里,静看云卷云舒。

        ——数读:自合肥实施“人才特区”政策意见、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办法以来,已集聚院士70人、千人计划122人。2013年,合肥的高校院所和企业获得“国家奖”达12项,为历年最多。

        2

        创新驱动是土,创业公司育出来

        以27岁为分界线,谭昶之前的身份一直都是学生,十年间,他在中科大从本科读到了博士。现在的他,熟练地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安徽融数科技公司总经理”。具有标志意义的是,这家公司的另一个身份是:中科大先研院催生的首家企业。

        谭昶说,公司是依托中科大先研院孵化出的首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创始人均是计算机学院毕业的博士、硕士。

        “先研院将手里的成果授权公司使用,实验室承担科研风险,公司承担市场风险,各管一头。” 谭昶形象地解释说,公司跟中科大先研院的知识产权关系,有点像“缴地租”。“企业‘租’用先研院的成果。赚了,自然要缴纳费用,赔了,风险全由企业承担。”

        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伟评价说,在扫清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障碍上,中科大先研院提供了一个样板,一举解决了“人才定向培养”“成果转化处置”两大难题。

        如果不是中科大先研院的成立,拥有博士学位的谭昶会选择在“北上广”找一家互联网企业,然后按部就班,从一线员工走向业务型管理岗。谭昶说,是中科大先研院的孵化平台“加速”了他的创业梦,“我很想做一家像科大讯飞那样的企业,更想成为像刘庆峰那样的男人。”

        ——数读:截至目前,中科大先研院已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共建了28个研发平台,孵化了48家科技型企业。合肥已拥有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徽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5大高端创新平台。

        3

        创新驱动是种,产业集群散开来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的‘创新高地’到底有多高?”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伟常常自问。在他看来,实施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打造一批“老字号”企业,而不是各领风骚几年的企业。

        本月,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实质性开工建设。15年间,科大讯飞从“盆景”长成了“风景”。这家语音产业“龙头”为合肥招徕了整个语音产业集群,并目标在下一个五年达成千亿产业。

        中科大博士谭昶说,他从美国交流一年回来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合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原本说起电动车只能想起美国的‘特斯拉’,没想到在‘江淮’造的电动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竟也满街跑起来了。”

        在合肥,每个新兴产业后面必须要跟进“一家研究院”,“一批龙头企业”,“一批项目”,“一批人才”,“一项政策”。陈伟说,这被称为合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五个一工程”。

        “纽约州、德州做梦都想有硅谷,为什么硅谷只在加州?”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在会见“12家媒体集中采访团”时自问自答:这反映出一个地方体制机制等内涵性的要素。合肥提出“创新、转型、升级”六个字,唯有“创新”是根本,“创新”是解决一切发展矛盾的动力之源。

        ——数读:合肥市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了新能源汽车、语音信息、公共安全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与200多家企业合作开展共性技术研发。迄今,合肥已建设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9家,培育了科大讯飞、美亚光电、阳光电源等一大批知名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