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跃上新高度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汽车产业跻身“千亿军团”

21.03.2017  00:42

  在“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合肥工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这是一份鼓舞人心的“战报”: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071亿元,首次突破万亿;汽车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合肥再添“千亿”支柱。

  这是一份颇具内涵的“战报”:2016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增速位居省会城市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高于全市工业增速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速12.1%,占全市工业的比重54.8%。

  合肥,继续以一条上扬的曲线在全省扮演排头兵、领头羊的角色。在最新公布的2016年度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综合评价情况中,合肥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彰显非凡硬实力。

  呈现一个“破”字多点突破展现蓬勃生机

  如果给2016年合肥工业做一个总结,“突破”无疑是最贴切的关键词。

  这一年,合肥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071亿元,首次突破万亿。“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意味着合肥工业乃至全市经济发展都站上新的起点。”市经信委负责人告诉记者。

  从2006年的1098.5亿元到2016年的10071亿元,“千亿”到“万亿”的进阶,合肥以跑步的姿态前进。去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9个和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

  另一个重大突破来自产业。去年,在江汽集团、合肥长安两户整车企业带动下,汽车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成为我市继家电、装备、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之后第四大“千亿产业”;实现增加值191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12.1个百分点。  合肥产业的老牌劲旅——家电产业,去年也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去年,家电四大件产量达6500万台(套),创历史新高。

  立足一个“新”字

  新格局,新气象,来自于创新和创业的推动。

  鼓励科技创新。去年,我市针对自主技术创新和首创型产品,出台“两创”产品推广使用和认定管理办法,发布首批171户企业496个产品,在市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推广应用;推荐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国家级。2016年,全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39家,占全省总数的56.5%,占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数的76.5%,比2015年末分别提高3.4个和2.6个百分点。其中,全省新增的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全在合肥。  培育支持创业。去年,全市新认定10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全年新备案小微企业创业基地81个,总面积37.7万平方米,带动创业团队5760个,吸纳就业人数6万人。此外,去年我市还新增2家国家级、25家省级、35家市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高新区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17个“区域示范基地”。

  坚持一个“转”字转型发展支撑力大大增强 

 总量做大,结构优化,合肥工业依靠的是转型发展。

  传统产业升级步稳蹄疾,旧动能焕发新生机。去年全年技术改造投资预计1330亿元,占工业投资超六成,成为工业投资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发布《合肥市工业投资与技术改造导向目录》,全面推动智能化改造。

  实施对标诊断,对照行业领先技术、行业标杆等,免费为72户企业开展技改诊断,生成一批高质量、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

  提升质量,鼓励“合肥制造”树品牌。新增41项“安徽工业精品”,31家企业获省质量奖称号;新增市级以上品牌示范企业51家。

  转变发展方式,瞄准绿色智能培育新动能。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实施“百千万”创新工程。全年推动11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改造、15家企业开展智能工厂改造,目前已建成21家智能工厂、178个数字化车间。围绕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智能关键部件和智能服务四个方面,实施“2345”工程。5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