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审计:织好审计监督网筑牢廉政“防火墙”
今年以来,合肥市审计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优化审计环境,创新审计管理,拓展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审计监督全覆盖,全面织好审计监督网,筑牢廉政“防火墙”。
一是深化财政预算审计。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认真开展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积极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充分利用财政联网审计应用系统扩展预算执行审计单位的覆盖面。切实关注重大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全口径预算决算管理情况审计,重点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等行政成本支出和厉行节约情况审计,加大对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审计力度,保障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得到贯彻落实。
二是全面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加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力度,对经济事项单一且总量不大的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离任,用监督交接经济责任事项和资料的形式作为审计监督的有益补充形式,实行离任交接制度。同时,出台《合肥市市级部门(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建立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不留监督盲区。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审计内容,明确权责,量化评价指标,加强结果运用,进一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重点实施民生工程专项审计。组织开展住房公积金资产负债、再就业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贫困残疾人康复、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补助等民生工程资金使用管理绩效审计,揭示和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目标未实现及资金分配不合理、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促进民生工程更加关注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充分发挥民生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强化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或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事前介入、事中跟踪,全程监督。如今年开展的对轨道交通1、2号线和环巢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期工程等22项重大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审计,严把工程质量关,促进重点建设项目资金规范、安全运行。
五是深入实施资源环境绩效审计。认真开展土地出让金及土地整治项目、合肥城市环境改善项目垃圾填埋场、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审计,以及10项资源环保类项目资金预算执行及绩效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从检查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资金管理使用、相关政策落实、环保目标实现等情况入手,及时发现、揭示和抵御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在促进资源节约、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