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多项科研成果国际领先 改革创新上获新突破
编者按 “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2016年春日四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对合肥做出如此高的评价。
两年过去了,习总书记的嘱托实现如何?当初视察的中国科技大学、中科大先研院以及创新企业有何变化?即日起,江淮晨报开设“牢记嘱托 崭新答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两周年特别报道”专栏,回访习总书记视察合肥足迹,呈现两年来合肥在改革创新上的新突破。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墨子号飞向太空”;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这两项突破都与中国科技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年前,习总书记到访中科大就曾提出“对中国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充满自信”并勉励科大学子“以科技创新报国”。近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首站就走进中科大,探访自旋磁共振实验室、采访潘建伟团队以及佳佳机器人的研究进展。
聚焦科技名词: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
被采访人:潘建伟团队成员 廖胜凯
“不负习总书记的嘱托,两年来,我们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成功发射,这其中,就饱含中科大团队的‘心血’。”
据潘建伟团队成员廖胜凯介绍,在“墨子号”的研发中,来自中科大的团队主要负责搭建量子通信卫星的科学应用系统等,比如光源、探测以及很多科学设备都由科大研制。目前,“墨子号”的后续拓展实验计划也在紧张、顺利地进行中,包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等。
随着“墨子号”卫星的成功发射,“量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
就在2017年9月份,由该团队牵头负责的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正式开通。记者了解到, “京沪干线”全长2000余公里,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合肥等地,可为沿线城市间的金融机构、政府及国家安全部门提供高速、高安全等级的信息传输保障。
“在开通当日,结合‘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的天地链路,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使用量子加密视频会议系统,分别与合肥、济南、上海、新疆等地成功地进行了通话。”廖胜凯介绍,这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已构建出首个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接下来,我们一定不忘习总书记的嘱托,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快步伐,让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迈上新台阶。”廖胜凯说道。
原标题:“墨子号”研发、“京沪干线”开通 合肥多项科研成果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