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增知书店老板遇困境追踪:市民疯狂采购

15.04.2015  06:22

  今年4月8日,朱传国经营了15年的增知旧书店在这一天被热心市民挤爆。此前一天,“合肥旧书店老板被查出癌症”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省城市民随后几天内来此“疯狂采购”。昨日,朱传国告诉记者,8天来他旧书店的营业额已达到12万元,他希望市民买书的同时也能将家中闲置的文史哲古籍送来,书店会按价收购。“让旧书店经营下去,也让书籍流动起来、文化传承到底。”

  镜头1:变化

  营业额8天达12万

  4月7日,两个月未见“增知”的朱传国应媒体之邀重回自己苦心经营15年的书店,这一天,他向本报在内的诸多媒体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虽然身患癌症,但希望共渡难关,让合肥仅存的一家“高品”旧书店延续下去。随后,这间不到20平米的书店被市民挤爆,他的太太陈桂霞说,“我和老朱说,开这么多年书店也没见过这样人山人海、排队买书付款的景象。”很多市民都扛来蛇皮袋买书,一些公益人士还来此帮忙摆摊。

  同期声: “这8天,我们全部的营业额达到12万。很多市民买书不问价,也不要我们找零钱,有的人拿一两本给了200元,喊都喊不回来。 ”

  “旧书店的效益从2010年就明显下滑,年利润只有五万左右;2013年我被查出直肠癌,精力上更照顾不过来,一天的营业收入只有200多元,但书店房租一个月3000元。 ”——朱传国

  镜头2:窥见

  城市有底蕴,合肥人爱读书的真不少

  重回增知书店的不少人,都是当年老主顾,十几年来,他们追寻旧书的足迹从三坊巷到宿州路,最后只有六安路上的这家增知书店可以淘一淘。

  朱传国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新千年,商之都边的三坊巷有五六家旧书摊,宿州路庐州烤鸭店边也开有旧书摊。

  而后,历经市场整顿、电子阅读兴起、市民藏书意识提升,旧书市场日渐萎缩,“现在我们是全合肥最后一家。”

  1993年入旧书行当的朱传国秉持的理念是“以书会友”,这几天,新老朋友的到来让他心情倍儿好。“这么多年收书卖书,发现普通市民家其实也藏有不少好书;合肥人爱读书的还真不少,这座城市是有文化底蕴的。”

  同期声:“1995年~2005年,这是合肥旧书市场的黄金期。因企业改制,企业配建图书馆的藏书流入市场,旧书量出现井喷。 ”“文化人见不得文化人落难,所以得知了我的事情后,这么多人以各种方式来帮助我。 ”——朱传国

  镜头3:心愿

  资金捐助咱不要,您把书送来就好

  朱传国在微信上写道:“好心的合肥市民帮我盘活了增知,也给了我半条命。”他说,旧书店是他的命根子,无法割舍。“现在店里库存大约四万册,以后越来越少咋办?”新问题来了:已经做过心脏手术、而今又在接受癌症治疗的他如何将合肥最后一家旧书店留存下去?这让老朱很担忧。“我不可能将库存的书卖完就功德圆满了,我希望文化能传承下去,这需要大家的贡献和坚守。”

  俗话说:流水不腐,老朱通过本报呼吁:市民可将不要的文史哲古籍旧书送来增知,书店会按价收购。这已无关金钱,“只希望能坚守城市的文化阵地。”

  他也愿将爱心传递。就在昨日,老朱决定捐献100本书给山区孩子,另捐出400元给亟需帮助的姐弟俩。

  同期声: “一位陈先生,45岁左右,15年来坚持在我家买书。 2013年盛夏的一天,考虑到我患病后不能上门收书,他叫来一辆货车,将5蛇皮袋的书、有800多本送到书店门口,对我们说:‘老朱你安心养病,等你书店再开门没有新货源,这些可解燃眉之急。 ’这是这么多年我最感动的瞬间。 ”“我的病情未到生死关头,经济上也未有揭不开锅,所以市民和企业的资金捐助我坚决不会要。 ” ——朱传国

  延伸阅读

  合肥小小旧书店牵动万千爱书人

  央视《新闻联播》4月12日报道最近在合肥市一个不起眼的旧书店,因为老板生病濒临关门,引来全城爱书人购书相助。小小书店的购书热,给了书店活力,也温暖了人心。

  这家买卖兴隆的书店就是这些日子受关注的增知旧书店,从4月8日开始,这家面积不到20平米的书店,每天都被挤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人空手而归。

  老板娘的感动缘于一位老顾客发在网上的帖子:帖子说:增知旧书店朱老板生病了,书店关了一个月的门。这个书店是这座城市的坚守,希望热爱旧书的朋友多去买书,帮帮朱老板。帖子发出不到一天,就得到了全城响应。感动之余,朱传国和妻子商量,一定要和书店一起坚持下去,回报爱书人和关心他的朋友。在书友们的帮助下,旧书店又恢复了正常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