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铁摇篮”12日封顶

13.03.2015  23:13

  轨道交通1号线将于明年底通车运营,目前轨道交通列车的生产制造正如火如荼推进。“合肥造”轨道交通首列车将于今年7月底下线。3月12日上午,随着合肥南车轨道交通车辆造修基地厂房主体结构最后一根钢梁吊装就位,安徽地区最大的轨道交通车辆、城际车辆、有轨电车制造维修基地实现封顶,将在6月正式投入生产。根据规划,未来将有更多“合肥造”列车驶向皖江城市。

  1号线今年计划交付6列车

  “合肥南车基地2013年7月落户新站区后,一直在紧锣密鼓建设,为服务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积蓄力量。”合肥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介绍,2014年12月9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首列车在南车南京浦镇公司开工生产。目前已经有三节车厢完成车体焊接工程,主体框架已经完成,进入内部装饰阶段。

  今年6月1日合肥基地建成投产后,1号线车辆主体部分将通过陆运运抵合肥基地,进行总装和调试工作。首列车计划7月31日前下线,今年计划先期交付6列车,全列车预计在明年12月31日前全部交付运营。之后,合肥基地将继续承揽1号线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

  1号线车辆国内配置最高

  1号线车辆采用的是现在国内最先进的B型“鼓型车”,列车两端为准流线型,外观鲜明亮丽,比传统的B型车宽40毫米,舒适度更高。

  1号线每列车将由6节车组成,车头车尾是拖车,中间四节车是动车,其中每节拖车将设36个座位,每节动车将设40个座位,每列车荷载乘客为2054人。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80公里/小时,不过由于合肥轨道交通站与站之间的距离较短,考虑减速停车和加速时间,平均运行速度大约为33公里/小时,跑完全程不到1小时。

  “这也是国内目前配置最高的轨道交通车辆,采用了先进的搅拌摩擦焊技术,不仅提高了车体的整体美观度,而且更加节能环保。”王志说,列车还具有轻量化的特点,相比原先的车辆每列车要轻8吨,按照1号线26列车计算,运营一年可节约360万度电。

  “合肥造”列车将驶入更多城市

  合肥南车轨道交通车辆造修基地一期和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形成轨道交通、城际车辆、有轨电车年检修、架修、大修500辆的生产能力。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

  基地建成投产后,合肥规划的15条轨道交通线路车辆都将有望在这里生产制造。“合肥南车要立足安徽市场,辐射皖江经济带,不仅要实现‘合肥车合肥造’的愿望,更要朝着‘安徽车合肥造’的目标努力。”王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