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合肥地方收入总量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居第4

05.09.2014  17:27

  近年来,合肥财政收入在不断攀升的同时,基本完成向民生财政的转变。日前,记者从合肥“新跨越进十强”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1-7月,合肥地方收入总量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居第4位,而财政支出超过八成用于民生。

  财政跨越合肥更有“底气”

  在城市建设中,财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财力的支撑,城市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合肥“大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很多人在思考,合肥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现如今,在雄厚财政的支持下,更多人相信,合肥未来一定会更好。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合肥财政收入完成560.74亿元,同比增长22.68%,在全省占比24.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4.76亿元,增长26.97%,在全省占比22.9%。全市税收收入累计完成517.44亿元,增收99.95亿元,增长23.94%,占财政收入比重达92.28%,较上年同期提高0.94%。合肥地方收入总量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居第4位、增幅居第1位,在全国地方收入总量前14位省会城市中居11位,增幅居第1位。

  合肥的财政都用在哪些方面呢?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7月,合肥财政支出完成335.76亿元,增长9.84%,完成预算的60.14%。其中,市本级财政支出完成147.1亿元,增长5.26%,完成预算的58.57%。全市民生支出275.36亿元,增长13.05%,占财政支出比重的82.01%,同比提高2.33个百分点。可以说,合肥已经基本完成向民生财政的转变。

  “营改增”合肥减收17.3亿元

  财政收入的跨越,是地方经济腾飞的必然结果。如何用好“钱袋子”,让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合肥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1+3+5”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的出炉,“营改增”的深入推广等,财政的“反哺”作用更为明显。

  今年6月份,合肥市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1+3+5”政策体系和11项实施细则,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实现“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和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新政策保留20%以下的事后奖补资金继续实行无偿投入外,主要采取基金、借转补、财政金融产品等有偿投入的方式,通过市场运作,与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结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实现放大使用和良性循环。今年,合肥共安排五大产业扶持政策资金近27亿元。新政策逐步实施到位后,仅基金运作,每年就可以吸引社会资本40亿元以上。

  在政策扶持的同时,合肥还充分发挥“营改增”、免征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行政事业性收费免缓降等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逆周期调控作用,以财政减收的压力,换取市场的活力。自营改增试点以来,全市所有试点行业累计征收改征增值税23.73亿元,试点行业税负整体下降24%。经过测算,营改增以来,合肥累计减收约17.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减收11.1亿元。

  超过八成财力用在民生上

  实施民生工程8年以来,合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民生建设资金超过366亿元,年均增幅超过74%,惠及群众750万人。今年1-7月,民生在“钱袋子”的地位更为突出,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2.01%。

  2013年以来,合肥连续出台多项试点政策,推进民生工程转型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合肥选择五家服务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在化解养老难题的同时,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截至目前,五家机构中各类服务人员已有1345人,专业管理人员133余人,新增就业岗位1500多个。通过购买市级医疗机构儿童和孕产妇保健服务,实行竞争分配,吸引12家民营机构(企业)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良性竞争。通过购买五保供养对象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按人均150元标准,为4万多五保供养对象办理医疗护理保险。已赔付的参保对象中,人均支出超过1550元,在有效解决群众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放大了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效应。

  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合肥也在完善制度建设。8年以来,合肥累计制定和修订相关政策201项,实现民生工程从源头立项、过程监控、后期管护到责任追究的制度覆盖。

  “阳光财政”让百姓看明白

  合肥在推进“阳光财政”中,不仅全方位公开预算数据,还附有相关说明材料,增强预算报表的可读性,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够看得明明白白。

  今年4月,合肥市本级政府预算、市直预算单位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悉数公开;8月13日上午,市本级2013年度政府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集中公开。此次决算信息公开覆盖全、内容细。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预算数据,全部公开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在公开决算数据同时,财政部门细心地附上了相关说明材料。不止如此,市本级预算公开评审中,在委托中介机构事前评审、评审组集中评审之外,新增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工作机构评审,以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合肥正在探索“滚动预算”。自编制2015年度预算起,重点对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跨年度实施项目、事后奖补配套项目、支持产业经济发展项目、保障运转项目等5类支出项目,在全省率先试编制中期滚动预算,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