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头版头条:合肥“四维”节地新鲜事

15.05.2014  19:05
          本报记者 孙洪悦 余星涤 首席记者 乔思伟
          
       
        阳春三月,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装点着皖中大地。在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奋斗目标的合肥,本报“走转改”采访组着实体验了一回被创新“点燃”的感觉。
       
        2008年10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合肥为全国唯一的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通过近6年的实践,合肥将通常着眼于面积和强度的“二维”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发展成了“四维”:以时间换空间,通过供地和开竣工节奏的把控,减少资源闲置和低效利用;以管理提效益,从立项和规划的源头入手,避免拍脑袋决策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在此基础上,合肥人“一根钉子钉到底”,建立了纵横贯通、无缝衔接的“顶、中、底”三层制度体系,在不折不扣的践行中,开创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天地。
       
          “神奇的口袋”与节地“三十六计
       
        “你们看看这张图有啥不一样?”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高国忠从口袋中掏出一张图。一摸,绢质的。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不同,这张图上布满了道路交通网格和重要地标。
       
        “规划图要是做得太粗,以图管地还是落实不了。我们以土地管理应用示范系统为依托,以‘卫片’为底图,叠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路网后,标注征地、供地、供后监管、登记、执法等用地信息,形成了有合肥特色的‘一张图’,直接保障了建设项目选址的科学性。”高国忠如数家珍。
       
        确实,从前经常听到对地方政府领导拍脑袋决策的抱怨。但如果这样的一张图能随时摆在他们面前,还会出现无视基本农田、各种现实条件制约,随便乱上项目的情况吗?
       
        “不仅图能装进口袋,我们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也能装进口袋。”说着,高国忠又从口袋里摸出一本巴掌大小的红皮书。拿来一看,2012年出的,合肥市节约集约用地工具书之二——节地“三十六计”!
       
        在这本口袋书里,“两规合一”和“一张图”管地是第20计“跃然纸上”和第21计“我中有你”,盘活存量用地是“梅开二度”,储备土地净地上市是“扫庭待客”,统一征收、拆迁、收储、规划、建设、配套是“一气呵成”,更有文化的还数“程门立雪”。
       
        合肥国土资源人借这个典故,表达对来合肥投资企业的热心、真心和诚心,落实到行动上,是经营性用地上市“公告预热、信息直送、电话邀请、上门招商”。
       
        这本只有32页的口袋书,既是工具书,又是宣传册,在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不懂土地管理就不是一个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的干部”的要求下,成为合肥各部门领导,甚至是用地企业的“掌中宝”。
       
        “我们还把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装进了农民的口袋。”高国忠说,“我们和银行商量,把‘基本农田五不准’的规定印在农民的社保存折上,这比发宣传单效果好多了。
       
        口袋人人有,但合肥国土资源人把它变成了一只“神奇的口袋”。
       
          工业用地的三个“升级版
       
        漫步在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的林荫大道,感觉像极了北京中关村附近的清华高科技产业园。“原来合肥最痛心的就是留不住高科技人才。”合肥市节地办副主任束顺龙说。
       
        合肥拥有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60所高校,344家科研机构,62个两院院士在这里工作,可谓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但在以前,由于缺乏创业的条件,高科技人才外流情况十分严重。现在,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就成为合肥把“人才高地”打造成“创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尽管是“国家级”,但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并未因此而“奢侈”用地。目前,园区总占地265亩,已入驻企业300多家,容积率达到2.6。而如果给这些企业单独供地,以每个企业3亩地计,需要占用土地上千亩。“创
       
        新企业基本都是轻资产,专注于创新和研发,不愿在土地上压占太多的资金。我们只租不售的模式,正好契合了他们的需求。”束顺龙说。集中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集聚。“思科合肥研发中心”、“力高新能源”、“华恒电子”等高科技企业在这里快速成长,园区去年亩均税收60万元,年总税收超亿元,还创造了近万个就业岗位。
       
        解决了“高大上”的产业问题,那么,众多小微企业往哪里去?“为您提供的不止是厂房”,这是合肥标准化厂房节地的典型——“工投·立恒工业广场”最响亮的口号。在这个占地250亩、集聚了上百家技术研发型和加工型企业的园区里,用占地面积仅为6%的服务设施,打造了升级版的全方位服务:面向企业员工的公租房、餐厅、洗浴中心、职工活动中心一应俱全,企业家俱乐部、银行、担保公司、律师、会计、财税代办事务所应有尽有。在这里,企业可以选择租、售、定制等灵活的用地方式,享受到园区质优价廉的安保、保洁、绿化、快递、运输、装潢、水电维修等一站式服务。
       
        每当夜幕降临,这个白天整洁安静的园区就喧闹起来,企业员工们在这里吃饭、聊天、娱乐、休闲。在开放宽松的环境中,他们找到了归属感,很多人在这里收获了爱情。“员工稳定,企业才能安心发展。我们这里的标准厂房是一房难求。”园区的管理者,合肥工投工业科技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
       
        在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个总投资10亿美元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一体机生产基地项目,在合肥市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引导下,建起了立体智能化仓库。在其拥有10352个货位、占地仅3000平方米的六号立库里,3000多种精密的电子物料整齐有序地排列在高12米,分12层的货架上,通过分拣岛的电脑指令,直接分类输送到各个组装工位。“与平铺式存储相比,立库不仅节地33000平方米,而且效率和准确性比人工分拣提高了3倍,去年还少用了56名仓储人员。”联宝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这3个工业用地版本,彻底颠覆了我们的观念。如果说从前,节约集约用地是被有限的空间逼出来的,那么今天,它已成为激励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先进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
       
          挤掉高房价背后的“时间成本
       
        天色已晚,在晚高峰的车流中,看着外面辉煌的街市,大家自然就聊起了房价。这两年,合肥城市建设和经济飞速发展,但房地产市场表现一直比较平稳,奥秘在哪里?
       
        “只管供地,不管建设,最终地也管不好。”高国忠说。“我们要求以项目为导向,运用表格对其开发时点进行分析,找出延迟的原因,然后从批、供、用、补、查各环节,促进其顺畅建设。
       
        有谁算过高房价中的时间成本?审批、拆迁、开竣工、闲置……对于一个投资动辄上亿元、几十亿元的房地产项目来说,时间就是每天成千上万流出去的钱,这些成本最终都是要“房奴”来埋单的。
       
        合肥市通过土地管理委员会集体决策、阳光地产市场的顶层设计,避免了项目用地取得的“灰色”成本;通过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净地出让、统一配套、双向约束、政企联动的中层设计,减少了开发延误和用地闲置的时间成本;通过土地管理片长制的底层设计,对土地实行扁平化、网格化管理,有问题能找到直接管理人,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由于拿地透明、工期透明、产品上市时间透明,每年供地形成的住房上市规模基本是可预期的,就能更好地控制节奏、按需供地。”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卫祥好解释道。
       
        投机,源于信息的不对称;炒作,源于暴利。没有了投机和炒作的空间,房地产市场自然要平稳得多。
       
        这种以时间节省空间的办法也被用在了工业用地上。从4月1日起,合肥实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供地制度试点,就是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工业用地低效利用、盘活难问题。
       
        “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创新。开始只是想解决土地不节约、不集约的问题,后来发现,它其实涉及政策之间、部门之间、管理层级之间的很多问题,那我们就一个一个去解决,形成了目前多达45项,涵盖顶层、中层、底层设计的制度体系。其中,以合肥市政府令形式发布的《合肥国土资源管理规定》,其中的11章300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和技术问题,成为合肥各级、各部门共同遵守的准则。未来,我们还将不断与时俱进、进一步发展完善我们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高国忠说。
       
        在合肥,我们一路走,一路听,一路讨论,一路思索。作为国土资源部批准的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合肥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做了很多富有开创性的探索,给人以许多启发。也许,这就是试点的真正价值所在吧!
       
       
       
        释放制度创新的巨大红利
          星 涤
        用制度管人管事,是法治精神的微观体现。制度创新,正是合肥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最大的亮点。更可贵的是,合肥的制度不是束之高阁的条条框框,而是实践的“指南针”、“航海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合肥制度创新的价值在于实用。通过细化为300条的《合肥国土资源管理规定》,确保无论什么人,只要按规定走,都能业务办理规范化、政策执行不走样。
       
        合肥制度创新的特点在于着眼全局。合肥国土资源人从未把供地当作一个孤立的环节,而是根据项目运行“生命周期”来跟踪、分析、解决问题。
       
        合肥制度创新的生命力来自于群众。制度创新“从群众中来”,在草拟阶段就充分吸纳一线实际操作者的意见;“到群众中去”,通过易学易会的形式,让制度成为实践的指南和帮手,最终,“一切为了方便群众”。
       
        合肥制度创新的成功源于钉子精神。如果没有“竭尽全力把事办好”的钉子精神,就不可能有合肥试点5年来,多达45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制度“接力”。通过不折不扣的执行、板上钉钉的责任,合肥的制度创新在实践中释放出了巨大的红利,也充分体现了法治与创新的统一,以及法治精神在行政管理上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