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四牌楼商圈将架“空中连廊”
编者按
经过近十年如火如荼的大建设,合肥的城乡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形象日渐清晰,合肥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4.0时代。与此同时,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市民的自豪感、获得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当前,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去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合肥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要求合肥提升都市区国际化水平、建设全国内陆经济开放高地。
省委省政府要求,“合肥要在业已形成的良好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努力当好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排头兵。”
今年初,合肥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精品城市、打造特色街区专题会,会议指出,“要按照国家对合肥发展的新定位和省委省政府对合肥提出的新要求,研究部署打造精品道路和特色街区相关事宜,全面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合肥选取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道路和区域作为样板,进行特色街区和精品道路的规划设计。未来,这些“明星”街区旧貌如何换上新颜呢?记者跟随市规划局调研组一行,冒着酷暑深入实地展开探访。
城隍庙
要将“古典”变得“经典”
20世纪80年代,合肥城隍庙曾进行过综合改造。作为老城为数不多而富有历史文脉的商业文化街区,时隔三十年的新一轮改造如今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是合肥老城改造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市规划局调研组首先来到正在改造建设的城隍庙现场,此时被称为“脸面”的南大门已经能看出“换装”后的新雏形,部分白墙灰瓦的建筑外形已显端倪,彰显出一派徽风皖韵。改造工程主要围绕城隍庙核心街区建筑风貌进行整治、完善和提升,预计今年国庆节前改造的整体效果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由于城隍庙市场建筑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此次改造将最大程度保留和提升城隍庙原有徽派建筑的体貌特征,以“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掛落花格窗”来刻画,体现江淮传统建筑青砖黛瓦风貌,展现合肥特色。
商业文化街区通常以公众生活为主,讲究“底蕴”的城隍庙如何延续原有商气,改造中既能体现文化元素,又能满足现代人休闲慢生活需求呢?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合肥城隍庙的改造将以近人尺度的一层、二层沿街界面为主,用精心选材、细节推敲来实现风貌的品质提升。此次整治还将注重现代商业环境的提升,通过空间整治梳理街区垂直空间系列,释放可以驻足停留的小场所体系,畅通二层商业动线;并通过标识系统、店招灯具、城市家具、小品雕塑等景观元素丰富街区界面,活跃商业氛围。
指着地上新铺设的青砖,市规划局局长吴爱国表示,“要继承发扬传统工艺,采用徽匠传统手法,把石头做得有情调,把木头做得有感觉。”城隍庙既是一个为老百姓休闲、购物提供活动的场所,也是一个旅游的场所,现在所做的设计改造将来都要像徽州老街一样能讲出故事,要将“古典”变得更“经典”。
目前,城隍庙市场建筑立面整治工程第一期(霍邱路南)工程已全面开工,城隍庙南大门木结构和屋面工程基本结束,预计全部工程2015年10月底竣工。一个具有徽派建筑风格、形态美观大方、细部刻画丰富的建筑群即将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城隍庙市场建筑立面整治工程第二期(霍邱路北)工程设计也已全面展开,2015年11月将进入施工阶段。
四牌楼
未来将架起“空中连廊”
四牌楼片区位于合肥老城中心,商业集中、功能混合、人流大、车流大,随着地铁2号线的建设,人流集散问题突出。比如,市府广场公交枢纽与宿州路地铁站是四牌楼片区人流集散的主要交通节点,但是宿州路步行空间被大量非机动车地面停车挤占,因车流量大,地面过街难;同时停车缺口大,路边违停现象严重,交通拥堵。
而位于两个交通节点之间的绿都商城内部空间受产权分割影响,隔断多,通道不畅,环境杂乱;商城地下空间利用率极低、环境差,因此长期被市民吐槽。为了解决这些传统商业中心街区存在的“顽疾”,四牌楼交通换乘连接项目正在大胆谋划创新蓝图。
吴爱国指出,“四牌楼区域打造城市精品街区是一大挑战,由于人多商业多,要把有限的空间资源当作精密的机器来做。通过提升吸引力,使市民购物过程中更加舒适,环境更加整洁,导向性更强,停车、非机动车和人行之间互不干扰。”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介绍,此次交通连接项目规划包括:将市府广场BRT公交枢纽与地铁2号线宿州路站点这两个重要交通节点的人行链接,新建二层连廊营造人行空间;将市府广场负二层停车场与绿都商城负一层停车场之间的通道打开,共用地下停车出入口;将安庆路东段绿都商城的地下通道打开并疏通,这样从市府广场地下通道即可直达宿州路东侧。
“通过架起空中走廊和打通地下通道,让整个商业区的交通体系变得顺畅起来,同时提升商铺使用效率,逛街也会轻松起来。”根据方案,新建市府广场东南角小型下沉广场,加强广场与商场的有机联系;恢复绿都商城负一层非机动车、机动车停车功能,方便出入。
目前,规划方案已通过市规委会研究,还将进一步在可行性和细节上细化。
包公园
让城市建设与文化灵魂相伴
作为包公故里,如何进一步传承清正廉明的包公文化,打造具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包公园呢?
“大的包公文化展示空间要分三个层次,做到让城市建设与文化灵魂相伴。”吴爱国告诉记者,合肥正在着手建设包公园文化旅游发展带,研究范围涉及2.7平方公里,北到环城马路沿线,西起金寨路,局部退至南一环,东连南淝河。
登清风阁,俯瞰老城区风光及整个包公文化旅游区的秀丽景色。打造包公园文化旅游发展带,第一层就是以清风阁为核心,形成一个轴线;第二层是金寨路跟包公园接壤的地方一直到南淝河;第三层整个芜湖路以南、体育场、芜湖路周边地区,来展示包公文化,提升合肥市老城区文化底蕴,带动整个包河区特色街区以及精品城市建设。
包河公园也是廉政公园,未来要真正成为城市休闲、文化旅游、廉政教育于一体,体现包河公园地域文化和包公文化的重要场所。根据规划安排,还将陆续建设包公书院、廉政教育基地、历史廉政文化园等。
长江西路
打造西部靓丽迎宾大道
随着合肥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精品城市除了建设特色街区外,同样离不开精品道路。作为合肥市重要的迎宾大道,长江西路(玉兰大道-机场高速段)就将进行相关改造。
长江西路与机场高速相接,是市民进出新桥机场的重要干道。通过综合整治,将使长江西路展现出更好的风貌与形象,在交通优化方面,把车行、慢行、人行、停车统筹考虑,人行道铺装将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进行整治,在人群密集的区域,解决道路排水的问题,避免出现积水;在建筑整治方面,将针对沿线不同建筑进行不同手段的整治,注重立面的整治与材质的提升。尤其对沿线饱含城市记忆的建筑,规划应加强修缮与保护。
在景观提升方面,将梳理空间,见缝插绿,增加道路绿化整体的“厚重感”。在沿线重要区域整治方面,使井岗镇摆脱传统城乡接合部的风貌形象,展现出现代化的城区形象与品质。吴爱国指出,“通过打造精品道路,来塑造城市情感空间,让市民生活得更有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