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1135人“用头脑换股权”
你的聪明才智,可以在公司换股权和分红权;政府资金由“锦上添花”变成“雪中送炭”,1块钱可以被放大到5~10倍花出去……
从历史到现在,合肥处处洋溢着创新的基因,而这种创新已经幻化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释放出强大的“磁场作用”,推动着这座城市的转型升级。
1135人“用头脑换股权”
“以往公司是从研究机构购买科研成果,或者研究机构将成果转化给公司,但我们不一样。”中霖中科环境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全好在接受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采访时说,这个公司的“与众不同”是研究机构用技术参股。
据了解,这个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其中中科院以无形资产158万参股,经中国科学院审批,给予项目主要科技人员共计47.4万股股权激励,并于2014年完成工商变更和验资。“科研人员、业务骨干、中高管等人人都可能当公司的股东,打破了公司与员工的传统关系。”张全好这样形容。
科研人员出身的孔令涛现在就是公司的股东之一,“感觉自己是公司的主人翁,特别有干劲。”
2012年,一场“头脑风暴”在合肥席卷而来,企业股权分红激励试点政策实施。其实,这项政策就是企事业单位重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用“头脑”换取一定的股权和分红权,这样他们就能够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利润分享,并承担经营风险。
截至目前,合肥市已纳入试点企业149家,完成激励试点企业达45家,激励人员1135人,激励总额超过3.7亿元,激励股权6585万股,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政府“钱袋子”被放大到5~10倍
从事科研的人员和企业都会面临一个尴尬,科研成果想“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金融资本的支撑,实现“技术”向“产业发展”的一跃。2014年5月,合肥在全国率先推出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整合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等五大政策,每年都安排25亿元左右的奖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仅2014年就兑现奖补资金26.2亿元。“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通过投入方式的转变,选择什么项目,不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相关负责人举例,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职能则体现在程序、规则的制定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借转补”等方式对企业进行事前、事中投入,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阶段体现财政资金的支持,由“锦上添花”变为“雪中送炭”,有效推动企业加快发展。
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也被有效发挥。合肥市财政每年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和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每年凝练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瞄准“最后一公里”难点,集中资金重点支持,“通过市场化运作,与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结合,使财政资金放大到5-10倍,并实现滚动使用。”
今年,在总结去年政策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合肥市发布了“升级版”的“1+3+5”政策,在保持原政策框架、思路、扶持方式、总量控制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关规定和办法进行微调,对具体条款予以动态完善。
“创新基因”开创跨越赶超之路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合肥的闪亮名片,创新基因也一直闪动在合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有人这样总结,合肥近年来的发展进步一直得益于改革创新。
合肥市通过改革科技法规体系、改革科技投入体制、改革科技计划体制、改革科技部门职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其中,修订《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在全国率先将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地方法规;整合分散的科技资金形成多元化的政策投入体系,完善基金、股权或债权投资、借转补、事后奖补等多种科技资金支持方式;搭建了全市统一的科技型企业信息系统,破解创新资源“碎片化”难题;把科技创新定位为经济类职能部门,从抓单纯的研发向综合配置资源转变,启动实施新兴产业增长源“十个一”培育工程……
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为合肥的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合肥先后获批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当然,这也带来了合肥在经济指标上的跨越赶超。一季度,合肥市实现生产总值1154.6亿元,同比增长9.7%,快于全国、全省2.7和1.1个百分点;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总量位居第10位、增速位居第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33元,增长11.7%,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332元,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收入760、1954元。(市场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