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报:合肥去年下了7次酸雨
昨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发布了2014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去年全省16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8.1%,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4.0%。
空气合肥重污染天数减少
“2014年,全省16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8.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77.8%(蚌埠)~99.2%(黄山、池州),黄山、池州、宣城、安庆、宿州和阜阳等6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于90%。
据缪学刚介绍,与2013年相比,全省16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3%和4.0%,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略有上升,仍在一级标准年均浓度限值以内。
按照新标准评价,2014年,合肥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59天,重度污染天数为21天、严重污染天数为6天。与2013年相比,合肥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下降2.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4.2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下降5.7%,PM10年均浓度下降1.7%。
酸雨合肥出现7次酸雨
马鞍山、芜湖、滁州、合肥、宣城、铜陵、池州和黄山等8个城市出现酸雨,酸雨频率范围为1.8%(马鞍山)~78.8%(黄山)。与2013年相比,全省出现酸雨的城市数增加1个,为合肥市(出现7次酸雨)。
全省降水年均pH值为5.75,较上年上升0.18,各市降水年均pH值范围为5.16(黄山)~7.16(淮北)。铜陵、池州和黄山3个城市降水年均pH值低于5.6,为酸雨城市,池州市由较重酸雨城市好转为酸雨城市。
水质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
“2014年,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公报显示,与2013年相比,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
其中,淮河流域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优,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入境水质,支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长江流域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优,支流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
巢湖流域中,巢湖湖体平均水质为轻度污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11条环湖河流中,有1条河流水质为优、5条为良好、1条为轻度污染、4条为重度污染。
省辖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为优。
此外,2014年,对全省16个地级城市和6个县级城市的45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源地30个、地下水源地15个)开展的水质监测表明,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5%,较2013年下降1.1个百分点。
噪音夜间达标率仅63.9%
2014年,全省城市区域声环境共监测2244个测点,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7分贝,环境质量级别为二级(较好)。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共监测788个测点,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加权平均声级65.2分贝,质量级别为一级(好)。全省各类功能区声环境共监测1136点次,各地级城市功能区平均等效声级达标率为76.5%,其中,昼间达标率为89.1%、夜间达标率为63.9%
固废处置危险废物78.78万吨
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939.85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10347.20万吨,处置量为1138.90万吨。全省危险废物处置量为78.78万吨,其中自行处置量为60.08万吨,委托处置量为18.70万吨。17个危废、医废处置设施规划建设项目均已基本建成或投运;68家企业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主要从事含铅、含铜和表面处理废物等类别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
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计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项目74个,日处理垃圾能力28397吨。(市场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