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渔民“上岸” 拉开转型大幕
秋日阳光和暖,800里巢湖碧波荡漾。今天早上,义城首批11户渔户将15艘渔船上交给街道,由渔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和管理。这,也拉开了包河渔民转型升级的大幕。
巢湖岸边建渔港打造“渔家乐”
54岁的孟凡周在巢湖边世代捕鱼为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呗,跟巢湖啊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啦。”
今天对他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正式跟渔船告别了。今天一早,他就来到了巢湖边,将自家的一艘大船和一条小铁船清理清理,准备上交给街道。包括他在内,今天上午,义城街道的11户渔户共将15艘渔船上交。
“据统计,义城街道共有301艘渔船,烟墩街道有60多艘,这两个街道率先在包河区启动渔业转型升级工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前期摸底的情况来看,80%的渔民都不愿意继续以捕鱼为生,希望将渔船上交,整个上交工作将在春节前完成。
“对于不愿意打鱼的渔民,将按船只发动机的功率以及吨位进行补助,补助费用在8万~20万元之间,船只资产收归滨投集团,由我们的渔业合作社统一管理。”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渔业合作社已经正式成立,基本框架也搭建起来,现有15人,全部由转型的渔民组成,等到运作成熟之后,将完全交给渔民自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该负责人透露,今后,渔业合作社还将对打捞上来的渔产品进行深加工,打造包河区统一的品牌,如同巢湖三珍一样,全面推广出去。
更值得期待的是,合肥市区的第一个渔港有望在包河建成,就在如今的义城渔船临时停靠点,目前方案正在规划中,“渔港建成后,不仅有鱼市、冷冻库,还将打造‘渔家乐’。”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对临时靠点已经进行了道路等改造,具备了渔民集中上岸的功能。
滨湖瑞园开辟临时水产品“早晚市”
对于不愿意上交渔船,希望能继续打鱼的渔民,包河区也给出了政策。
“会让他们保留船只,保留证照,但是,必须进行统一的船楼改造。”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届时,将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渔船统一外观,纳入合作社管理,最高奖补1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义城街道已经设计了三种渔船改造方案,任由渔民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改造。在兼顾实用性的基础上,统一颜色、统一号牌,将这些渔船打造成巢湖一道靓丽的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渔港建成之前,为了方便这些继续捕捞的渔民销售产品,义城街道安排了专门位置“早晚市”,就在滨湖瑞园北区对面的南京路以北,约3000平方。
“由渔业合作社统一管理,每天早上8:30之前,下午4:00之后,都可以进行销售。”也就是说,在渔港建成之前,合肥市民在那能买到最新鲜的巢湖水产品。
“创业空间”为转型渔民提供政策
上交渔船之后,对于这些上岸的渔民,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义城街道也正在打造创业空间,在瑞园社区专门开辟商业街,以免息贷款等政策鼓励的形式,为他们提供创业平台。
“创业空间大概有3000多平方,还专门为有意向创业的渔民聘请了专业培训指导。如有意向书,并且通过认可的话,还可以获得5万—50万的创业基金。”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在“创业空间”的非正规就业组织,能够带动当地的农民渔民就业的,街道还将给予优惠政策,比如无息贷款,房租补贴,等等。目前,已经成功的培训了饭店、渔产品加工等16家非正规就业组织。
“不少年纪大的渔民,没有了创业激情,我也考虑到了他们的出路。”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不愿意创业的渔民,安排在围堰湿地、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小游艇码头等岗位,以及社区公益性岗位,目前已经安排了近7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