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创新金融政策 为小微企业“开渠引水”
小微企业在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差钱”一直是最大难题。针对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合肥市围绕企业急需,通过建立财政金融杠杆联动机制,引导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打造大湖名城系列金融产品集群,精准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据统计,一季度末,合肥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30.32亿元,同比增长17.13%,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为77625户,同比增加11762户,申贷获得率90.71%,同比增长7.53个百分点。
创新出台政保贷融资政策
某设备企业于2012年在合肥经开区成立,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目前正在积极筹备挂牌新三板。然而,在公司飞速发展的同时,流动资金紧缺、融资难等问题却始终如影随形。不过,2015年9月,合肥市政府出台了政保贷融资政策,通过政银合作开发了大湖名城中小微企业政保贷创新增信类产品(以下简称“政保贷”),给企业下了一场“及时雨”。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十天内,公司就获得了700万元政保贷贷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同时,也与银行建立了信用关系,再也没有流动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了。”
政保贷是在企业提供一定担保(一般为贷款金额的四成)的基础上,由企业风险保证金和政府风险补偿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建设银行按政府风险补偿金10倍放大贷款合作额度,向中小微企业发放的信贷产品。其中,由经批准办理政保贷的中小微企业按其在建行实际获得贷款额度的一定比例缴纳资金,形成企业风险保证金,用于代偿同一县(市)区、开发区内所有参与政保贷企业逾期的贷款。政府风险补偿金则由市级专项资金和县(市)区、开发区配套资金组成。市金融办负责人介绍,截至4月末,全市“政保贷”贷款累计发放3.64亿元,惠及98户中小微企业。
除了政保贷,合肥市还推出了“税融通”、政银担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开辟了新路径。
打造财政金融产品集群
不仅有“政保贷”、“税融通”,针对中小微企业抵押难、融资门槛高难题,合肥通过创新设立大湖名城系列财政金融产品,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调动银行机构服务各类中小微企业的热情,实现扶小效益最大化,先后设立大湖名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大湖名城·中小微企业政保贷、成长贷等。截至目前,大湖名城基金已累计向98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3.045亿元。此外,全市新型政银担业务累计放款1118笔,金额达50.15亿元。
来源: 合肥日报 作者: 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