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农业产业化“逆势稳进”
记者昨日从市农委了解到,2015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宏观环境下,合肥市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以绿色化、生态化、高效化为方向,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千百十”工程建设,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逆势稳进。
农产品加工业“快跑”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市农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1146.33亿元,同比增长6.5%,总量居全省首位,其中食品加工、制造业产值占比近4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重由2008年的1.5:1、2012年的2.3:1,上升到2015年的2.48:1,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农业生产、加工投资突破400亿元,较上年增长33%。粮油、畜禽、纺织等3个产业年加工产值突破百亿。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合肥市继家电、装备制造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随着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合肥市粮油、畜禽、乳制品、水产品、饲料、蔬菜水果、林产、纺织等八个农业产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产业集聚效益凸显。目前,全市已创建1个国家级、7个省级、24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7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个,加工企业入园率达70%以上,超百亿园区2个,全国首家安全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已启动。
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科技创新步伐加快
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从2009年349家扩增至536家,占全省规上企业总数9.1%,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46家,超10亿元企业21家,小种子、小杂粮、小芝麻、小花生、小土鸡、小龙虾等,做成了大品牌、形成了大产业、开拓了大市场。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吸纳从业人员30万人、带动150万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
企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近年来,合肥市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拥有农业类高新技术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9家),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55家。省级以上农业重点实验室6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个。全市150家农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去年全市龙头企业科研投入近15亿元,自主研发新产品、新品种16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6项,转化农业科技成果39项,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670名,创造经济效益19亿元。
品牌战略逐步深入产业融合趋势明显
合肥农业产业化阔步前行,带动了合肥农业品牌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市农产品注册商标1.26万件,省级以上著名和驰名商标183个,“三品”(绿色、无公害、有机)认证769个,地理标志12个,“长丰草莓”、“巢湖银鱼”、“合肥龙虾”等品牌具有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2015年,合肥市先后组织3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参加境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推广农产品品类3000余种,全市30多个农产品在全国、全省各类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和最佳畅销奖。全市农产品出口额达4亿美元。
当前,合肥市农业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企业+农户+合作社+基地”等特色联结模式不断涌现,农产品加工企业呈现全产业链发展趋势,形成了光明槐祥、富煌三珍、肥西老乡鸡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化联合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向农业渗透,电子商务、社区支持、加工体验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发展,缩短了供求距离。 (记者 柳书节)
来源: 合肥日报 作者: 柳书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