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公共安全产业群成全国“标杆”
“我们做产业集群,就是希望每个城市在产业上要有特色,能形成一个产业支撑城市的品牌。”昨天上午,2016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在合肥高新区召开,科技部火炬中心产业集群发展处处长张峰海在接受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肥高新区的公共安全产业集群已成为全国“标杆”。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批准设立了71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张峰海说,共有企业13322家,从业人员达到289.7万人,集群企业的营业总收入超过37382.2亿元,工业总产值32457.6亿元。全国共批准设立的71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合肥公共安全产业集群也位列其中。
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以监测、预警、应对、管理为核心的公共安全信息技术产业。省市先后明确将公共安全信息技术产业列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导性产业,优先重点发展。2009年,合肥市制定了《公共安全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7)。2011年,科技部批准国家火炬计划合肥公共安全信息技术产业基地。2014年,科技部将合肥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安全产业集群列入创新型集群试点单位。
“目前,合肥市以城市安全和信息安全为主的信息技术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汇聚了中电三十八所、量子通信、四创电子、工大高科、科大立安等260余家信息技术公共安全企业,从业人员数3.5万人,亿元以上企业70家。”相关负责人说,2015年信息技术公共安全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的14.5%。
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已在人才、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形成了特殊优势。
此次的2016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全国一共有56家创新型产业集群齐聚合肥,展开为期两天的管理工作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探索集群化发展模式,建设特色化产业园区,从而进一步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与园区建设的协同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张峰海说。
对于合肥高新区的公共安全产业集群,张峰海也表示,在信息安全领域,合肥已成为全国“标杆”。
“我们做产业集群,就是希望每个城市在产业上要有特色,能形成一个产业支撑城市的品牌。”张峰海说,过去,合肥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的排名中比较靠后,现在抓住了信息安全领域等特色,已经跃升到了前10位,“那未来的发展,也一定要有合肥高新区自己的特色。”
来源: 作者:王姗 杨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