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全方位构建水陆空立体大交通
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合肥加快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十二五”以来,合肥“水陆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力:高铁通往更多城市,机场不断提档升级,地铁时代快步走来,合肥港拔锚启航……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初步奠定,支撑起合肥经济脉搏强劲跳动。
新定位带来重大机遇
《意见》提出,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要求,加快建设14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和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合肥列入14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名单。
根据城市空间形态、旅客出行等特征,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客运枢纽,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市郊铁路、私人交通等设施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干线公路、机场等紧密衔接。
根据合肥的一系列交通规划,全市将形成“7高铁4普铁3城际5市域”总体布局,不仅通往国内大城市有更密集的铁路网,更能形成以合肥主城为中心的放射状市域轨道网络。
高速铁路网辐射八方
高铁奔驰,连接八方。合肥不仅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越来越短,连通东西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也在逐渐延伸。东有合宁线连接南京、上海,西有合武线通往武汉、成都,北有合蚌高铁直通北京,南向将通过京福高铁连通江西、福建。
合肥南站,呼之欲出。本月中旬,合肥南站将开门迎客,这座跻身“华东四大站”之一的高铁站,不仅连接更多高铁线,还将和公交、客运乃至未来的轨道交通实现无缝对接,给乘客带来全新体验。从合肥乘坐高铁,已实现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上海,3小时可至宁波,4小时可至长沙……“1234”高速铁路网逐渐架构起来。
鲲鹏展翅,宏图万里。而今,合肥已跨进“高铁时代”。
随着合福高铁、商合杭、合安九等铁路的建成和开建,合肥将真正成为开放式的交通枢纽,闪耀中部,辐射八方。
空中“新桥”沟通世界
空中架“新桥”,融入“地球村”。未来几年,我国将加快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强化重庆、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南京、杭州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发挥南昌、合肥、宁波、温州、无锡、丽江、西双版纳等干线机场作用。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启用仅一年多,此次规划中的长江下游机场群里,已提出实施合肥机场扩建工程。今后,我市将实施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增加国际航线,提高航班密度,启动建设庐江、肥东、长丰、巢湖等通用机场,争创通用航空运营试点。
截至目前,合肥已开通了9条国际地区航线,今年新开通了合肥到法兰克福的航线。我市将积极推动合肥至洛杉矶(或旧金山)、莫斯科、巴黎、澳大利亚、巴西和南非等地直航,使合肥新桥机场航线逐步覆盖各大洲。
合肥港领航通江达海
合肥港综合码头启用后,合肥水运迎来发展“黄金期”。5万标箱、7.03万标箱、10万标箱,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自2010年底开港运营以来,2011~2013年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三级跳”,到今年底这一数字有望突破15万标箱。
为充分发挥长江水运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等优势,国家决定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加快实施重大航道整治工程。在此基础上,我市的合裕线高等级航道被列入支线航道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即将对我市水运交通产生重大利好影响的引江济淮项目,也在进行研究论证。
便捷水运,正引领合肥阔步迈向通江达海时代。
目前,合肥港申报二类水运开放口岸已正式获批,综合码头二期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年吞吐能力将达到50万标箱。因此,合肥港将成为立足合肥经济圈、辐射皖北和豫东南等周边腹地的江淮航运中心,成为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始发港”和“目的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