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今年冲刺“万亿俱乐部”
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万亿元台阶,财政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2020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在今年要实现这些目标。
主要预期:今年要加入“万亿俱乐部”
合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万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控目标。
关键词:创新高地
更宽视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加快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功能,构筑“五大支柱”,建设“十大装置”。建成量子创新研究院一期工程,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推进能源、大健康、人工智能三大研究院建设,谋划组建环境研究平台。提升拓展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三大装置,加快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设施、未来网络、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雷电防护设施,争取先进光源、大气立体探测、强光磁实验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打造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成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推进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深化大院大所战略合作,开工建设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等重大项目,建成北航、北外、天津大学等一批创新研究平台,让创新成为合肥发展的核心动力。
打造高水平创新生态,争取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畅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推进中国合肥国际人才市场建设,构筑海内外英才向往汇聚的强大磁场。
关键词:稳投资,增动能
持续扩大有效投入。抢抓国家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大力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布局建设。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更大力度投入公共卫生、市政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应急物资储备等领域。集中开工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基础设施、产业基地和生态保护项目,实施13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更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新兴产业。用足用好地方债等国家政策红利,适度扩大举债规模,以高效投入引领发展质量跃升。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多措并举扩大居民消费,促进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回补。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攻坚年”活动,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实施“1+8+N”方案,完善地方金融监管防范体系,引导地方金融机构、金控平台有序合规发展。
关键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纵深推进“芯屏器合”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开展“四基工程”“一揽子”突破行动和“一条龙”应用示范,让世界用上更多“合肥造”。
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高地。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施线上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计划,建设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增5G基站8000个以上,实现5G网络城区全覆盖,培育一批示范应用场景,让5G赋能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建设,高质量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关键词:内陆开放新高地
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贯彻国家规划纲要和省行动计划,全方位对接长三角城市。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提速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推进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深化与皖北结对合作,加快合作共建园区提质升级。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努力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作出合肥贡献。
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共资源“智慧交易”系统,全面提升市场化配置效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升开放平台运营能力,中欧班列往返开行500列,加快打造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关键词:宜业宜居,生态高地
精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编制生态网络、南淝河两岸景观等专项规划,推动老城保护更新,让城市文脉“活”起来。持续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动合肥由“米”字型向“时钟”型体系转变。建成商合杭高铁、合安客专,加快建设合新铁路、新合肥西站,推进引江济淮、新桥机场航站区建设和合六叶高速扩容,开工建设巢湖一线船闸扩能改造、G206、G329合肥段工程。
精心保护生态环境。深入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实施“昆仑行动”,严厉打击环境领域违法行为。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网络,完善环境污染防治长效机制,让绿水青山成为合肥的“幸福不动产”。
精致打造重点片区,把片区打造成城市最靓功能区。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全力打造“城市大脑”,大力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让城市变得更“聪明”。
关键词:县域经济,乡村振兴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八大提升工程,着力抓好中央脱贫巡视“回头看”和省考核反馈问题整改。
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加强市域统筹和五县(市)协同,推进四大开发区与县域开发园区合作对接。大力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年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村达到110个以上、全面消除5万元以下薄弱村。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五个一批”工程,重点建设7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强化粮食安全战略,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提高生猪产能,切实稳价保供。
打造全域美丽乡村。完成县域村庄规划布局,建设省、市级中心村169个。开展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千村推进”,梯次建设乡村振兴项目。
关键词:保障民生
构建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促进高质量就业和社会保障。落实稳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创业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2个、幼儿园59个,在园幼儿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50%、80%以上。建立现代职业教育贯通机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推动文旅事业发展,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城市,让文化丰富城市底蕴。
加强健康合肥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高端医疗平台。建设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实现全市医疗服务“一码通用”。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一居多会”和“两长多员”城市社区全覆盖,打造全国智慧社区建设模式。要把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办好办实办到位,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深入推进政府自身改革,积极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当好示范。
以制度建设提升服务效能。,构建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体系,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巩固机构改革成果,大力推进政府部门流程再造、数据共享、智能联动。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邮寄办、自助办”,推动更多公共服务“上网”“联通”,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实施31项民生工程和20项为民办实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让铁纪铁规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循。(记者 苏艺)
[ 编辑: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