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今冬起集中供热价格或调整
时隔十年,合肥集中供热价格改革再次启动。29日,合肥市物价局召开合肥市居民供热价格改革简易听证会,通过了初步的调价方案,今冬暖气费或要往上调了。方案将根据听证会的意见微调,报市政府批复后正式执行。
集中供热价格怎么改?
按面积计费或实施阶梯式价格
合肥市按面积计费有6600户,借鉴电价、水价的方式,实施居民供热阶梯式价格改革,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以内的,执行第一阶梯供热价格为21.5元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以上的部分,执行第二阶梯供热价格23.5元每平方米。
此前,供热价格为17.5元/平方米(供热季90天),这意味着调整后最低每平米或涨4元。
计量表计费推行两部制热价
此前,物价部门曾提出,按计量表计费将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用户需要缴纳的供热费用包括基本热费和计量热费,即基本热价×供热建筑面积+计量热价×计量表读数。
这次价格调整,基本热价为9.7元每平方米,计量热价为0.179元每平方米。
计量表老用户可按老办法不调整
如果是老用户,可以选择现行合同供热,即供热价格为0.35元/kwh。用户可根据需求在每年供热前和热电企业签订协议,协议签订后当季不能调整。
新报装的集中供热用户,应分户计量,实行两部制热价。
报停按面积计费的20%缴基本热费
以前,暖气一旦开通如果某年没有使用,需要交纳500元左右的基本热价。调价后,对于申请报停的居民户,报停期间按面积计费的20%缴纳基本热费。申请拆表、永久停用供热的居民,免交基本热费。100平方米的房子,基本热费即为100平方米×9.7元每平方米×20%=194元。
转供热小区管网损耗费不再加收
对于转供热小区,供热成本由购买蒸汽费用、用于供热的水、动力费用、服务人员工资性支出和设备维修费用构成。合肥市将统一转供热小区蒸汽采购价格,同时取消热电企业加收的管网损耗费用。
这类小区的供热价格由小区物业提出方案,经业主大会或业委会或与小区用户协商同意后执行。协商时,必须张榜公示,接受业主咨询和质疑。对于用户反映较大的,物业和业委会可委托社会会计中介机构测算供热成本。
供热结束后,物业要张榜公布收支情况,接受居民用户的监督,结余费用要退还居民用户或滚动到下年使用。晨报记者余佼佼
一句话问答
为何仅召开简易价格听证会?
合肥市居民供热用户总数约8万户,不到合肥市城镇居民数的10%,且不在安徽省政府制定的价格听证目录中。但供热价格关系到供热用户的切实利益,所以此次供热价格改革采用简易价格听证会形式,听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参加听证会的有哪些人?
除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一人外,有来自包括万振物业等5家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消费者参加人员则来自世纪家园等8个小区,全部都是业委会成员。
为什么会调价?
除了煤炭价格上涨等成本因素外,非冬季9个月的资源闲置和浪费也推高了供热成本。
按计量表收费咋缴才合算?
两部制热价存在一个临界点,以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为例。
用热量高于临界点的按两部制热价较为合算。
按计量表计费的新老两种办法用热量临界点为5672.5kwh,费用为1985.38元。
用热量低于临界点的,按老方法较为合算。(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