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将“扩盘提质”新添一批中小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五年前的校门口“小餐桌”遍布,到如今城区每所中小学都能给孩子们提供安全过关的“热乎饭”;从教育集团到学区联盟,更多名校办到“家门口”……5年来,合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一份份数据与图表中,更体现在每一张真切的笑脸上,今后还将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通过一连串创新做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扩盘提质城区市民“家门口” 将新添一批公办园和中小学
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这座日益发展的城市给每位家长的期许。
到今年年底,合肥城区市民“家门口”又将新添一批新建公办幼儿园以及中小学。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昨日从合肥市教育局了解到,全市城区2017年度实际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3所,建成后新增2.08万个学位,缓解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等难题;与此同时,还将开工建设中小学项目35个。
如今,合肥教育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永续资源,可预见的是,更多优质教育将来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市将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快速发展,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政府统筹建设公办幼儿园,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并及时移交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用于兴办公办园,合理改扩建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用于兴办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246所幼儿园。制定合肥市幼儿园分类设置标准。大力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此外,还将进一步整合老城区和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确保整合后的各类教育资源优先用于教育。加快滨湖等入学矛盾突出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全市新建、改扩建140所义务教育学校,切实增加有效学位数量。
在普高教育上,合肥市将优化农村乡镇优质普通高中布点,完善城区优质普通高中布局,基本实现区域内普通高中优质资源相对均衡;加大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指导,全面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力、执行力;加强对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同时,建成合肥新四中,完成巢湖二中迁址办学,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按照“全省率先、全域共享”的思路,在全市域范围内逐步免除普通高中学生学费。
在高等教育方面,将支持合肥学院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力争建成“合肥大学”,持续担当国内同类型高校第一方阵排头兵;支持合肥学院引入国内外名师或与国内外高校、大中型企业共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午餐工程基本实现合肥城区中小学午餐工程全覆盖
平时工作忙碌,家住合肥庐阳区的刘莉最担心的就是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如何解决午饭问题。“有时候爷爷奶奶会接回家吃饭,更多的时候,就是在学校门口的小饭桌解决。”但环境卫生、饭菜安全却又让她和很多家长一样担心不已。
2015年的9月开学,升入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学校能供应午饭了,而且下午放学后还能在“放心班”里多待一个小时参加兴趣班的学习。“这简直解决了我们的大苦恼。”刘莉欣喜地给孩子报上了学校的“午餐工程”,一顿10元钱的放心午餐,解决了像她一样为孩子午饭问题烦恼的合肥父母的难题。
为了让全市更多的中小学生在校就能吃上安全、健康的“热乎饭”,2015年,合肥市在全省率先试水中小学午餐服务工程,并于当年9月正式启动,自此,合肥市内部分中小学开始为学生提供校内午餐。
海带烧肉、板栗烧鸡、千张烧排骨……在合肥师范附小一小的食堂里特意为学生们搭配出营养餐,出现在了第一周的菜谱上。
“今年开学,我们全校有4700多位新生,这其中有3000多位学生选择在学校就餐。”该校后勤保障部副主任吕松告诉记者,学校食堂的定价是11元一顿,每天做好饭菜后,由食堂工作人员运送到各个班级里,孩子们中午吃完饭就能午休了。
“从食品安全到菜谱定制,我们都是通过合肥市招投标中心招投标的,每周的菜谱会定时发上网供家长们提供意见。”吕松说,为了保障饭菜的安全,每周还有校长串班试吃,并由家长和学生代表组成“小小试吃员”,给午餐提意见。
师范附小一小的放心午餐,还仅仅是全市“午餐工程”推进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到2016年秋季开学,合肥市各县(市)区中小学午餐服务工作全面推进、扩大服务覆盖面,尤其是以庐阳区为代表的城区率先实现了所属中小学“午餐工程”的全覆盖,更多中小学生实现了在校就餐的便捷。
通过“学校食堂+午餐配送”两种配餐方式,如今,全市中小学午餐工程基本实现了在城区中小学的全覆盖。
教育均衡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家门口”
随着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到合肥落户。城区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服务市域经济发展大局,积极破解“有学上”和“上好学”双重难题?
“今年,合肥市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40个、幼儿园项目99个,9月,将有25所中小学、47所幼儿园投入使用。”合肥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王杰才介绍,近年来,合肥市通过新建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等方式,逐步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不断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之路。
学校数量增加了,“家门口”上学已经不是难事,家长们更关注的是优质教育资源能否辐射到“家门口”?
记者了解到,为了均衡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近年来,合肥市还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名校弱校捆绑、学区联盟、名校集团化等办学方式,发挥品牌增值扩容效应,提升新建和薄弱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比如,蜀山区以区属优质品牌学校为龙头组建五个教育集团,包河区成立六大“教育集团”和一个“学区联盟”,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充分认可。
一组数据和成绩也印证了这五年来合肥教育的发展:全市遴选了121所新优质学校创建试点,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0%,着力托高全市义务教育的“底部”;承担了教育部国家级中小学品质提升试验区建设。2015年,合肥市成为继成都、南京、杭州之后,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的省会城市之一。
-数读教育
到2020年,我省将全面普及15年基本教育,即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5%,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达到更高水平,毛入学率达到45%;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
“十三五”期间,计划合理改扩建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246所幼儿园。
“十三五”期间,加快滨湖等入学矛盾突出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全市新建、改扩建140所义务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