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引一创"助力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合肥市金融业发展迅猛。今年上半年,合肥市金融业整体增加值增幅为23.8%,远远领先于其他行业,金融业占GDP比重达6.8%,体现出金融业在合肥市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然而,金融和实体经济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金融只有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才能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共生共荣。今年以来,合肥市通过引导信贷资源、引接资本市场、引发基金效应、创新地方金融等“三引一创”措施,疏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管道。
首家落户合肥的外资银行—东亚银行
新型“政银担”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信用”和“抵押”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两大短板,如何有效提升信贷,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因此,长年以来,银担合作地位不对等,融资担保机构需承担100%的信用风险,既不利于形成健康长久的银担合作关系,也容易诱发道德风险。为此,合肥市建立1亿元政策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为小微企业二次增信,大力推进“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
据介绍,所谓的“4321”合作机制,就是原保机构、省级再担保机构、银行、地方政府按照4:3:2:1比例承担代偿责任,进而引导银担机构在小微金融服务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管,构建“政银担”三方共同参与、可持续的新型合作关系。
截至8月底,合肥市“政银担”合作在全省实现了“四个率先”,即率先开展试点,率先建立新型“政银担”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率先实现区域和银担机构“两个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现新型“政银担”业务破10亿元。新型“政银担”模式下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342笔金额达17.1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此外,针对小微企业抵押难、融资门槛高难题,合肥市通过设立大湖名城系列财政金融产品,最大化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未来三年,合肥市将全面落实服务“双创”工作,预计财政投入将达到117亿元,带动社会资本406亿元,汇集500亿资金助推小微企业发展升级,并计划建立总规模60亿元以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小微企业信贷引导资金等,用于创业创新空间建设的财政投入就将达到65亿元以上。
激发民营活力打造资本市场“合肥板块”
合肥高新区先后与深沪两大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交所中部首家网上路演中心落户合肥、全国股转系统中部城市首场推介培训活动在肥成功举办……近年来,合肥市为民营企业搭建了不输甚至优于地方国有企业迈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通道,破除民营企业普通存在的抗风险能力差、资本运作意识弱等天然劣势。
据统计,截至目前,合肥市境内外上市企业达35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七;“新三板”挂牌企业达38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十;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56家,居全省之首。资本市场“合肥板块”初具规模,既涌现出科大讯飞等新兴产业行业龙头,也培育了东芯通信等创新创业的潜力股。
同时,合肥市借力资本市场,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提效。合肥三洋改制引入世界家电第一品牌惠而浦作为战略投资者,加快我市迈向智能家电制造之都的步伐;国轩高科、亿帆药业等一批战略新兴企业,通过借壳上市登陆A股市场,充实“合肥板块”的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类子板块。
借助科技优势建立“基金丛林”
作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坐拥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丰富科教资源,搭建出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院等五大创新平台,集聚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资源,吸引了一大批在投资界深耕细作的专业人才。如何让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合肥市利用科技资源的关键。
对此,2014年开始,合肥设立涵盖产业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三大基金在内的政府投资引导母基金,总规模22.71亿元,全力打造基金丛林,加码科技成果产业化。
目前,全市已参股设立的10余支创业类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近30亿元,撬动比例近400%。其中,既有与国际顶尖投资机构美国德丰杰合作设立的全省首只外资创投基金,也有与海通证券等大型券商、中兴通讯等产业背景深厚的机构合作设立的各类专项基金,重点支持TMT、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与项目。
按照“拨款变投资、资金变基金”的思路,未来三年,合肥市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扶持百家以上优质小微企业。同时,建立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服务业等产业的基金扶持体系,力争设立基金15支以上,基金总规模达到60亿元以上,形成比较完备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丛林。
建设后台基地打造地方金融品牌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合肥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集聚区目前已入驻中、农、工、建、交等15家全国性大型金融机构后台项目,入驻项目总投资额约248亿元,带动就业人口超过10万,巢湖之滨已经成为中部地区金融产业集聚的明珠。
据合肥市金融办副调研员余波介绍,这些金融机构后台的入驻,不仅带来了人才,还带来了信息流、资金流等,集聚灾备中心、后援基地、数字存储、呼叫中心等多种功能项目。这些资源的聚集,也让合肥市有了进一步做好产业延伸和发展的底气。
随着国内金融业全面开放,合肥市还抓住国资改革的有利时机,着力打造地方大型金融控股平台--合肥兴泰控股,以此成立安徽首家纯国资互联网金融平台—兴泰财富,最快融资项目仅用时11秒,刷新省内融资进度新记录。今年已累计为地方中小微企业等提供100亿元融资支持,这为合肥市自身发展实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带来了显著提升。 ·合肥在线记者 李磊·
专家点评: “十二五”以来,合肥市投融资需求旺盛,产业转型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等,为全市金融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金融业已成为提升合肥城市能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更是支撑其他产业发展、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先导性基础产业。合肥市立足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构建的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金融创新体系已经成型,有力推动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院副院长、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徐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