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废品站老板好心收留流浪汉 三年已成自家人
凡本报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王文昌(左)可能要回老家霍邱了。临走前,他想给老人找个安身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 www.ahwang.cn )讯 昨天上午10 点多,当50 岁的王文昌从合肥市救助站回到自家简陋的活动板房后,他看着爱人,张开口又不知说些什么。看了一眼丈夫,妻子流下了眼泪,大哭了起来。三年多前,这对拾破烂的夫妻从路边收留了流浪老人叶新书。昨天,因为即将离开所在的地方,他们不得不将老人送到了救助站。
偶遇流浪老人,领回家一起住
“我看到他从垃圾桶里找东西吃,心里很难过。”
王文昌夫妻来自六安市霍邱县的农村。1991 年的时候,因为发大水,他们带着才几个月大的女儿,一家人一起来到了合肥,走街串巷,以收破烂为生。“那时候真的很难,很多事情都不堪回首。”王文昌说,他记得1993 年腊月的时候,他上街准备年货,“想给老婆孩子买点肉,但没钱,只能赊了七斤肉,这件事我一生都记得。”
不过,凭着勤劳的双手,王文昌一家慢慢在合肥扎稳了根,废品生意也做大了一些。到了2007 年,他们来到合肥方兴大道与长江西路交口附近,一边继续做废纸板、废塑料的生意,一边在此安下了家。
2012 年11 月,王文昌走在家附近的路上,突然看到了一名流浪老人,大概七十多岁的样子。“我看到他从垃圾桶里找东西吃,心里很难过,就跟着他看看怎么回事。”王文昌发现,流浪老人住在一个被拆了大半的破房子里,“他就睡在水泥地上,也没有被子,穿的衣服很单薄。”王文昌赶紧回家,拿了一床被子和食物,给老人送了过去。
“我就是看他可怜,孤苦伶仃的,也说不了话。”王文昌和妻子商量后,就邀请老人来自己家吃饭,“我们就是做收废品的事,也不嫌他脏,多双筷子,没什么事。”老人应邀来了,慢慢地跟王文昌一家熟悉起来。
到了春节的时候,王文昌在家准备年夜饭,但心里还是放心不下流浪老人。“家家户户都在团圆,他却一个人在那,我们一合计,干脆让他搬来跟我们住算了。”王文昌的提议得到了全家的支持,他们在自己活动板房旁边盖了一个小屋子,让老人家住了过来。
帮助老人寻亲,始终没有结果
“从认识他开始,我就想给他找到自己的家。”
流浪老人总算有了自己的一张床,有了可以遮风避雨的小屋,王文昌一家也把他当作自家人。“我们吃饭的时候,都是一起坐着,他有专门的一张凳子。”
王文昌一家主要以米饭为主食,但老人家喜欢吃馒头,“我们就给他专门准备了馒头,还有大蒜,他喜欢就着蒜瓣吃馒头。”可能因为舌头受伤,流浪老人口齿不清,无法流利地用语言表达,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叶新书。从他的饮食习惯,王文昌判断他是北方人。“从认识他开始,我就想给他找到自己的家,我经常跟他说话,给他看地图,想找到点线索,但一直没有结果。”
王文昌说,叶新书一直想家,“有一次有人来我家,我就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家来人了,他一下子坐起来,看了看,又转过身去,可见他是想家的。”另外,王文昌发现,每当收来了一些年纪较大的女人穿的外套,叶新书有时会选几套留下来,“我们都猜想,他是想带回去给他的家人。”
王文昌决定自己给叶新书找家。他来到附近的派出所,从系统里找到全国很多叫叶新书的名字,“我就一个个地写信,介绍老人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回复,总盼着出现奇迹。”但现实总是很残忍,王文昌连续写了两年的信,寄给了十几个“叶新书”,但没有一个人回信,王文昌感到很沮丧,“我甚至想,也许老人写下的叶新书,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要找的人的名字。”
悉心照料生活,还会给零花钱
“每个月也给他点钱,让他自己去买点东西。”
就这样,叶新书在王文昌家里住了三年多。随着年纪的增大,叶新书的一些“坏脾气”,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他平时基本上上午吃完早饭后,九点多就回到屋里睡觉,睡到下午三四点起来,然后吃晚饭。”有时候兴致来了,叶新书也整理整理废品,但却惹来了很多麻烦。
“他做事讲究,仔细,看到东西有一点不整齐,就有点躁,有次还要打人。”王文昌笑着说,有时候我甚至想,这是请了个爹回来了。但王文昌一家一直对叶新书很好,“我们都不抽烟,他抽烟,我们就定期给他买烟,每个月也给他一些零花钱,让他自己去买点东西。”
合肥高新区长宁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王坤告诉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王文昌收留叶新书的事,他们都知道,也都很感动,“王文昌平时的口碑就很好,收废品时,有时候他就四舍五入给人钱,大家对他的印象很好。”
住所可能要拆,含泪送走老人
“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多,确实有感情了。”
但王文昌也有自己的烦心事。这两年,废品的价格一降再降,让这个家庭的收入越来越少。“就拿去年来说吧,一家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赚了不到五万元。”更让王文昌烦心的是,有消息说他所在的区域,即将面临拆迁,“这里做不下去了,我们只好搬家去其他地方。”
可能要回霍邱老家的王文昌,自然无法带着叶新书一同前往,但他又不想让叶新书再回到流浪的日子。“如果我们不管他,他又去垃圾桶里找东西吃,我们哪忍心。”于是,在长宁社区服务中心的帮助下,王文昌联系了合肥市救助站,决定将叶新书送到救助站。
昨天,王文昌联系了车子,将叶新书送到救助站。叶新书仿佛明白了些什么,嘴里说个不停,就是不想去。王文昌只好安慰他,说是帮他找到了家,才好说歹说劝上了车,一同前往救助站。“我不敢把他东西带着,怕他担心,下次我再专门跑一趟,把他的东西送去。”
送走了老人后,王文昌感到心里空荡荡的,“我们非亲非故,但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多,确实有感情了。”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项磊/文王从启/图